第56章 第一次出远门(第3/3页)

渭阳县及周边县的秀才大部分前往府学就读,剩下少部分依靠家中人脉另拜名师。如裴让跟着家中做过官的长辈学习,在一干秀才中也称得上是个例。

哪怕是京中的官家子弟,家中长辈忙着职务也没空教导,官家子弟只能往国子监塞,再不济是族学,或者出名的书院。

程叙言不缺名师和书籍,他缺阅历,所以于情于理,为程偃还是为他自己,他都得跑这一趟。

他有秀才文书,出行不担心限制,现在之所以带着程偃来易家,是因为程叙言需要一个人协助。

听完程叙言的打算,易家堂屋安静的落针可闻。

程叙言微微垂首,歉意道:“全山叔,我很抱歉年前没有告诉您,我不想扰乱您们过年的心情。”

易全山恍惚着摆摆手,这种事放现在不值一提。他在考虑让谁跟着叙言去。

官府对普通人的限制颇多,平头百姓出行超过一定距离必须出示路引,若是没有路引,轻则杖责打回原籍。重则流放。

谁都知道见世面好,可也得有机会才行。出行的条件,还有银钱。

易知明太小,不在易全山考虑范围。

易全山的目光扫过易知礼和易知仁。

“大哥去吧。”易知仁忽然出声,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面对家里的视线,他不好意思的笑笑:“大哥比我稳重多了。”他看向易知礼:“等大哥以后回来,好好跟我和知明讲讲外面的样子。”

易全山把次子搂在怀里,使劲揉了揉他的脑袋。

意见达成一致,程叙言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推给易全山。

易全山眼皮子一跳,他试探打开,里面竟然是十两碎银,他被烫到般推回去:“叙言,这我不能要,你…”

“全山叔。”程叙言叫住他,神情平静而从容:“两家有来有往才是正道。知仁悟性尚可,我离村后会把院子钥匙交给你们,平日劳你们看顾些…”

易全山忙不迭道:“这是自然…”

程叙言抬手打断他的话,继续说下去:“书房里的书留有注释,知仁如今识文断字,想来能看懂。”

程叙言本来还想劝易全山再去镇上找家靠谱的学堂让易知仁念下去,试试科举。

但是言多必失,这是易家的家务事,他点到为止即可。程叙言暗示的足够明显,至于最后会怎么做,易全山一家会拿主意。

“过去几载你们帮我许多。”程叙言诚恳道,他看向易全山的媳妇和双亲:“将全山叔和知礼这两个壮劳力带走,委实辛苦婶子和叔爷叔奶奶。”

“没有没有。”易全山他爹赶紧解释:“自从全山跟你去县里后,我们把两亩地租给旁人,地里的活轻松许多。”

过去易全山和易知礼虽然在家中干活,但也要吃饭。他们跟着程叙言去县里后,虽然家中少两个劳力,同时也省去两人的口粮和知礼的读书开销,他们家也算小赚,好夫子不好找。

更别说年节时候,程叙言还给易全山父子添置衣裳鞋袜。

他们当初得陆氏两亩地本来就占便宜,程叙言长大后能干又这么厚道,现在又愿意带他们长孙出远门见世面,好处都给他家得了,易家双亲想想都觉得脸红,总觉得欺负小辈似的。哪里好意思再拿银子。

最后双方经过推让,易全山勉强松口,答应收下二两银子,多的再不肯要。

程叙言看着一脸愧疚的易家人,不知道为什么想笑,可他扯扯嘴角却发觉嘴角僵硬的厉害。

他揉了揉眉心,顺势挡住自己的眼:“还有几日功夫,你们准备一下。”他默了默,接着道:“此事还望叔帮忙遮掩一二。”

易家人懂了,在离村之前程叙言不想声张此事。

“我们晓得,你放心吧。”易全山他媳妇儿捂着自己小儿子的嘴巴笑应道。

这一幕把程偃逗笑了,伸手也想捂程叙言的嘴,结果被儿子轻松捉住手腕,程家父子两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易家院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