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对谁都好,对谁都不好(第2/3页)

他被时代规则要求回报族内,但他也选择回报村里帮过他的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再度分一小半资源出去,无异割“族内”的肉。

但偏偏谁也挑不出程叙言的错,他照顾过族人,对同村人知恩图报有什么错。

哪一个人说他错了,岂非不是反向指那人是白眼狼。

对谁都好,对谁都不好。

程四叔公气的瞪眼,却又没法子。按理族内小辈赶考,族内都要众筹一笔银子相助,银钱不多,一般在五—九两区间,但这是族内的心意。功利性来说,也可以看做是拉拢人心。

但他们之前不相信程叙言刚考上童生,次年能考上秀才。再加上程叙言跟外姓人来往过密引起他们不瞒。这才故意落下这步。

若当时给人送去赶考的银钱,也不像现在这般气短。

本以为事情到这就足够让他们郁闷,但很快几位程氏族老就知道还有新的打击。

“你要把易全山的次子带去县城?!”骤然一声暴喝差点把屋顶掀了。

村长也放下旱烟,目光紧盯着程叙言。

堂屋内安静的吓人,程偃躲在儿子身后,随后又生气的瞪向几位族老。

程叙言拍拍他爹的手以作安抚,他不卑不亢道:“在郡城时我高热病重,若非有全山叔我便折在那地,救命之恩不得不报。”

程四叔公并不接受这个理由:“是你非要带易全山,如果你当时带程家的后辈,他们也会尽全力照顾你。”

程四叔公现在快悔死了,早知今日,去岁就该好好跟程叙言联络感情。

若此次郡城跟去的是程氏青年,有这番情分在,何愁程叙言不向着族里。

“不一样。”程叙言淡淡道。他抓住程偃的手,眼里染了愁绪,“奶奶在世时,不时跟全山叔往来,我爹自然也跟全山叔熟悉。郡城本就是陌生地,我又去考试,只有全山叔和知礼能安抚我爹。”

程氏族老哑口无言。

村长默默叹气,该是易全山得的,谁也抢不走。

虽然他们心里也怨念程叙言去赶考还带浑噩的程偃干嘛,这不自己找事。但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程叙言对程偃这个嗣父真的没得挑。

对嗣父都如此好,若是生父……罢了罢了,多想无益。

几人在程偃家食不知味的吃过一顿午饭散去,消息很快传出去,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易全山一家高兴坏了,易全山他媳妇揉着次子的脑袋连番叮嘱:“你跟去县城后,一定要好好学知道吗。”

易知仁连连点头,他已经在学堂念一年书,知道读书的好处,也体会到读书的艰难。

他原本还想叙言哥已经指点过大哥,肯定不会再指点他,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转机。

他爹能帮到叙言哥真的太好了。易知仁心里偷偷想着。

易爷爷也是欢喜的不行,但很快冷静下来,低声道:“咱们这也算抢了程氏后辈的好处,平时你们见到程姓族人,能让就让着点。”

其他人郑重应声。

但没绷多久,易家双亲又乐起来:“我屋里还藏着半壶酒,今儿拿出来喝了。”

美啊,心里美得很。

跟易全山一家喜悦的还有其他村人,没想到程叙言名下的免税田亩数还能惠及村里其他姓。陆婶子真是教了个好孙子。

程长泰一家十分不是滋味,可又没立场。

杨氏回屋后大骂:“我就知道那小子没良心。”

“怎么让这种人考上了…”

“小时候看着要死了,怎么还活着。”杨氏越想越来气:“哪天降个雷劈死他,扫把……”

“够了!”一向沉闷的程三突然爆发。然而杨氏并不好相与,两人都憋着火,顿时在屋里干了一架。最后被听到动静的程抱容拉开,小姑娘还被误踹一脚。

她想县城的哥哥,如果程青锦回家就好了。

吴氏也忍不住埋怨程叙言心狠,不管怎么样,程长泰一家也养程叙言七年,小时候他们青良对程叙言也不错呢。

次日,程叙言提着镇上买的红枣点心等物,挨个给相关的程氏族人送去。

“叙言这是去谁家啊。”村里人见他提着礼盒,忍不住询问。

程叙言笑道:“等会儿去五伯爷家。”

程长泰在他们那一辈排行老五,程叙言是要称呼一声五伯爷。

等程叙言和程偃父子走远了,其他人才叹一声:“好好的亲爷爷变成五伯爷。这差远了去了。”

随后有人犹豫道:“叙言跟长泰叔家来往,会不会以后认回去?”

“做梦呢。”旁边的麻衣妇人冷笑:“陆婶子临终前防着是对的。”

一只蚱蜢从草丛间蹦过,留下飘摇的野草,很快又恢复平静。

几人互相告别回家,心里也各有思量。

程叙言认回去不可能,但将程长泰一家当普通亲戚走动却可以,村人一致认为程叙言做法合乎情理,也显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