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魏嗣眼中似有光华涌动, 静默一息,扬声答道:“回陛下,晋律明言:倒卖军资若在平时, 不超一万两白银, 则革去官职, 家产充公, 家中年十岁以上者同犯人一道流放三千里,若超一万两, 则犯人处斩,三族成年男子处斩,女子及年十以下者充为官奴。虚报甲士人数,冒领军饷, 以先帝时旧例, 凡超一千人,则抄没家产, 犯人处斩, 三族流放, ”越说语气越冷,“杀良冒功,当处以极刑, 诛三族以谢天下!”

血在地上聚集成了一滩。

伴随着魏嗣愈发森冷的语调,磕头声越来越重。

魏嗣深深叩首, “律法成例臣皆已言明,请陛下决断。”清亮的声音与磕头震地的响声交叠着。

季咏思声音颤得已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陛下……”

正厅内的大臣与宗室俱面色沉重冷凝, 目光皆落到了萧岭身上。

在等待着, 皇帝做出最终的决断。

但比起季咏思的下场, 他们中大部分关心的是,若季咏思死,中州守将谁可为之?

萧岭开口了,他道:“季咏思,”听到皇帝的声音,季咏思猛地抬头,额头上无一处好肉,衣襟被血浸透了,一行混杂着血的红泪淌下,他眼中有恐惧,更有希冀,“有负皇恩,滥杀无辜,有负于朕,更愧对天下万民,便按魏尚书所说,明刑正法吧。”

尘埃落定。

“陛下!陛……”被堵住了嘴的季咏思眼睛圆睁,睚眦欲列。

早就侯在边上的照夜府卫得正使示意,立刻缚其双臂,将人拖拽下去。

萧岭对魏嗣道:“其余参与人等,皆依律法成例办,若所为之事律法成律中不曾说明当如何,魏卿可与诸掌管律学士共同探讨,务必,不可放过其中一人。”

魏嗣额头用力贴着地面。

不远处,季咏思身上流淌下来的血的腥气不时向他这边飘散。

“是,”魏嗣觉得自己应该是冷静的,然而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微微发颤,“臣定然秉公办理,不辜负陛下信赖!”

这时候才有人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陛下把刑部尚书带来干嘛了,这不就是个活着的大晋律法吗?以季咏思罪名之繁杂,罪责之重,绝无回旋之处,现在唯一的可以讨论的问题便是他会连累多少家人。

眼见着季咏思被拖下去,正厅中众人皆垂首默然不敢言。

萧岭放下已经没了热气的茶杯,“诸卿可有异议?”

魏嗣把夷三族都搬出来了,谁敢有异议?

看皇帝下令时毫无动容犹豫,便知对于季咏思的处置他一早就决定好了,明明已经决定要杀季咏思,偏偏刚才皇帝还摆出了一张痛心疾首踌躇动摇的脸!

一须发皆白,颤颤巍巍的宗室皇亲离开人群,道:“陛下,中州军事务繁杂,一日离不得守将,况且季咏思在军中为非作歹数年,军中要整治之处必然不少,恐怕得需一熟知军中事务,能力品性过人者暂接管事务。”

这人应该和皇帝的爷爷一个辈分,已是古稀之年,年纪高,辈分又尊崇,此言一出,立刻有大臣出来迎合,“陛下中州军之事不可拖延,拖之,恐生大患。”

一时之间,众人又开始忧国忧民了起来。

此时,诸人脑中闪过了无数人名,张景芝无疑是众人心中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远在玉鸣关,不可能弃玉鸣关不顾,顾廷和能力不在张景芝之下,可惜心思难明,他倒没镇守要地,但要是把中州军给他,那皇帝大约是终于活腻歪了,上赶着找死。

如赵誉,当年在武帝带过兵,颇有建树,又是皇帝亲舅舅,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可胜任。

不过眼下皇帝不如以往那般信任赵誉,能否将军权交给赵誉,还不好说。

世家子中有几个青年才俊似乎也可以一试,虽没带过兵,但父祖中名将辈出,又非在战时,只管中州军内部事务,也不是不可。

然而这些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非皇帝亲信近臣。

众臣不是傻子,怎会看不出皇帝用季咏思是因为季咏思乃他亲手提拔,知根知底,只能依附于皇帝。

所以他们竟真的想不出皇帝会要谁做守将。

闻言,萧岭点头,“以朕看,中州军若再不整治,便要无可救药了。”

皇帝能说自己的亲军无可救药,旁人绝对不可附和,那年迈宗亲只道:“只是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属意人选?”

这事很急,半点也拖不得。

最好季咏思这边刚被拽出去,这边皇帝就把人选定了下来。

谢之容若有所思。

依他看来,在寻不到最合适人选的时候,不设守将,萧岭自己管中州军是最好的选择。

先找出中州军的问题积弊,虽然现在谢之容觉得最大的积弊就是中州军本身,制定改革计划,交给皇帝审阅批复,再由皇帝下令,让干吏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