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2圈单转(第3/7页)

说白了,芭蕾舞剧,越到最后场次越炫技,徐莉这是在故意整她。

包大妈傻眼了:“那咋办?”

龚小明乐了:“报幕,报演出事故吧,责任全让程丽丽担。”

没有金刚钻还揽瓷器活,耍心机推人,瞧瞧,报应到了!

包大妈急中生智:“等一下,还有陈思雨呢,咱们可以让她上。”

龚小明故意厉声说:“不行,她成份太差了,而你们思想委员会有明令,成份差的人不允许登台。”

程丽丽已经在搓手了:“陈老师,救救我吧。”

龚小明厉声说:“思雨不准答应,万一出了事,包大妈没事,你会被批的。”

包大妈拍胸脯:“出了事我担着,陈老师,赶紧上妆,登台吧。”

陈思雨本来不想的,但龚小明投来了眼色,示意她答应,来自领导的压力她不得不接,眼珠一转,就说:“口头承诺没用,包大妈,您得给我写个承诺,证明是您违规让我上台的才成。”

包大妈主抓思想,讲的就是严厉公正,要写了那种承诺,不就等于自己也不纯洁中,思想也不正确了?

她不想写的,可女儿不上场就得坐牢,两权相害取其轻嘛,咬牙跺脚,她说:“你赶紧化妆吧,我给你写保证书,签字画押!”

陈思雨执笔化妆,龚小明冷笑着,递来纸笔,怼着让包大妈写保证书。

虽然推人的事没有抓到证据,但有这样一份保证书,包大妈以后在歌舞团,可就不敢嚣张到想批谁就批谁,想斗谁就斗谁了。

这叫:共沉沦!

换好衣服还要戴白色假发,假发在徐莉头上,亲自给她戴上,眼睛示意:“上吧。”仔细端详上了妆的陈思雨,又说:“你这外形,就是为舞台而生的。”

陈思雨挺唏嘘的。

因为年代原因,目前国内的芭蕾舞只有《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喜儿破衣褴褛,红色娘子虽然生机勃勃,明霞可爱,但其形象于芭蕾方面,是刻意抹去了女性的柔美的,这种陈思雨并不喜欢。

她喜欢的是《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和竹丽叶》那样,既有饱满的剧情,同时也能把舞蹈美学绽放到淋漓尽致的剧目。

不过生在这个年代,想要穿上漂亮的演出服,在舞台上做一只优雅端庄的白天鹅,或者风情迷人的吉尔赛,注定是不可能的。

起步,这一场的出场就是连续五个大跳。

且不说陈丽丽,徐莉都惊呆了,因为在排练室,陈思雨从来没有带着伴奏认真跳过一场,而当带上伴奏,她的舞蹈就带上灵魂了,她不是站在舞台上,而是飘浮在舞台上,她整个人所代表的,就是芭蕾的轻盈和灵动。

程丽丽早知道陈思雨跳的好,嫉妒,心酸,难过,不敢看。

但台下的观众不但敢看,而且因为知道今天有两个角儿,一直在刻意等待第二个。而这第二个,高挑,纤细,一张脸极具辩识度。

如今的公演剧目,可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票是由思想委员会来给各个单位和社区分配的,所以能来看剧的,要不又红又专,要不就是后台极重的,各个单位的领导家属们。

而在八大样板戏中,因为有唱有跳演员漂亮,人们最喜欢的当然是歌舞剧,所以对于歌舞剧的角儿,比别的曲目更感兴趣。

“这个是叫啥,公告上写的是不是赵晓芳?”有人在议论。

另有人在点头:“对对,应该是,新角儿吧,外形不错。”

“这个角儿跳得好。”再有人说。

这时陈思雨还没唱呢,而墨水厂四人组,苗清和郭大妈,徐大妈,张寡妇等坐得远,还不敢确定是她,但当陈思雨跟徐莉完全不同的,虽刚,却略带几分甜的嗓音响起,几个大妈敢确定了,这是陈思雨。

听前面有人在说赵晓芳,她急了,凑头过去说:“这个是我们院的闺女,叫陈思雨。”

人们对角儿,总是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的。

张寡妇前排坐的是一年青人,眼睛盯着台上那翩翩起舞的角儿,嘴巴不忘问:“真住你们院儿,那你们岂不是天天可以看她跳舞?”

张寡妇可太激动了,她又是个天然的大嗓门:“当然啦,我们天天看。”

年青人问:“她多大啦?”其实还想问人家有没有对象。

舞台上的角儿,总会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嘛。

张寡妇头凑了过去,笑着说:“18岁,她跳的好吧。”

正好到了喜儿与大春的重逢片段,而这一段是没有唱词的,演员要用表情和肢体来表达当在山洞相遇,男女主角间从陌生时的恐惧,到终于认出彼此时的欣喜若狂。

也是在这一段,有经典的32圈单转。

而当台上的角儿开始旋转,年青人看呆了,磕磕巴巴:“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