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页)

说来神奇,她居然能记得过来时的路线,明明从前潜水时,都要高科技辅助才能分清楚方向。

很好,她是真的变异了!

许是大龙虾解锁了田宓的好运。

回程比来时幸运,田宓碰上了一群大黄鱼。

有了跟龙虾赛跑的经验,鱼要好抓很多,她甚至有功夫跟在鱼群后方,悠闲的挑挑拣拣,将最大的几条大黄鱼全部装进另一个蛇皮袋里,才满足的决定上岸。

等田宓回到下水的位置,从海底钻出脑袋时,整个人却懵逼了。

虽然知道进到海里的时间挺久的,但这也太久了吧?都黄昏了。

明明来的时候,时间还是正午来着...

突然,田宓想到什么,猛然回过头看向捕鱼船的位置。

幸好!幸好还有一艘船在。

她大松一口气,不敢再耽搁,匆忙上岸。

甫一离开水,温度骤降,哪怕做好了心里准备,田宓还是被冻的直打哆嗦。

不过这会儿她顾不上这些,咬牙将两个蛇皮袋子拽了上来。

然后飞奔至放袄子的地方,蹲在石块凹陷处,掏出布包里面的干净衣服,快速换上,又将厚实的外套裹上,田宓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其实还是很冷的,毕竟头发还湿着。

但她已经顾不上收拾,只是拿起毛巾,胡乱搓了搓头发,就用三角巾将头脸包裹起来,连拖带拽着两个蛇皮袋往渔船走去...

“孩他爸!那头是不是有人过来了?”王丽正在帮丈夫收鱼网,抬头捶腰时,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人影。

闻言,一旁的男人也抬起黝黑憨厚的脸,顺着媳妇指的方向眯眼瞧过去:“是有人,应该是过来卖海货的。”

早些年这里还有集市,买卖也自由,热闹得很。

也就是这些年政策有了变化,才少有人过来。

当然,少有并不代表没有,那些个日子过不下去的,还是会过来捞鱼吃。

运气好的碰上大鱼,自家舍不得吃,便会卖给他们这些渔农换些钱,再由他们转手卖出去。

其实政策上是不允许的,毕竟赚了差价就算是倒卖。

但人都要活不下去了,谁管他呢,反正也不会有人专门跑来海边抓人。

说得难听点,要不是日子真过不下去了,没有船只谁敢下海搏命?又不是没死过人。

他们两口子打了几十年的鱼,什么没见过?有时候一个浪卷过来,人就没了。

就是因为太清楚其中的风险与不容易,所以只要有人来卖鱼,品相也过得去,他们几家都会收,毕竟即能赚钱,又算做了善事。

“哎呀,看身型是个姑娘,我去帮帮忙。”又过了一会儿,王丽收起鱼网再抬头看,距离拉近,她已经能看清楚是个女人,见人走路吃力,便热情的迎了上去。

这厢田宓的确有些吃不消了,手臂酸涩,手掌心更是火辣辣的疼。

龙虾还好,大黄鱼真的有些重。

也是她贪心,将大麻袋里装的满满的,光鱼就得有三四十斤重,一路踉踉跄跄过来,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再加上,头发潮湿,黏在脑袋上,凉的她脑袋开始昏沉起来。

田宓很清楚,再不回家,她定然要感冒了。

但她这会儿不能离开,海也下了,鱼虾也抓了,就差卖钱这一哆嗦,她绝对舍不得前功尽弃,只能委屈的吸吸鼻子,咬牙坚持。

说起来,是她高看自己了。

入海捕鱼对于她来说的确不算难,甚至可以说是轻松快活的,就连抓大龙虾的时候,她都没有弄伤自己。

但她没有考虑到上岸后的情况会这般糟糕,先不提拎着几十斤的东西走这么远的路,给她带来的负担。

就是在初冬时节,顶着湿漉漉的脑袋,也是一个难题。

但愿...但愿今天抓到的鱼虾能卖个好价钱吧,不然真感冒了,连买药钱都困难。

这么一想,一辈子没吃过苦头的田宓更是心酸的想哭...

“哎呀!居然还是个小姑娘。”靠近后王丽才看清楚,头巾包裹下的居然是个年轻姑娘,看着比她闺女还小上一些,水灵灵的。

只是这会儿小姑娘的情况不大好,面色苍白,嘴唇干燥,大冷的天,头发居然还在滴水,再瞧瞧她那一阵风便能刮倒的模样,王丽心头升起同情,主动开口:“姑娘,是来卖鱼的嘛?”

田宓打量女人,瞧着四五十岁出头的模样,可能是常年打鱼,比一般妇人黑一些,也壮一些,但眼神很温和,应该不是个难打交道的人。

这个认知叫田宓心头微松,她努力扯出一抹笑:“是的,婶儿,家里情况不大好,我抓鱼还算厉害,就来碰碰运气,听说您这边收鱼是吗?”

完全误会了田宓话中意思的王丽,只以为小姑娘家里是揭不开锅了,她感慨般点头:“收!收!只要鱼好,咱们都收,你先打开袋子,叫我看看都有什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