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高招(第4/5页)

“资本都是逐利的。他们能卖那么贵销量还高,说明他们的东西好吃,有市场,活该他们赚钱。”

“那现在怎么办?真一块三毛给他们?我们忙活那么久,还请了北方的专家来反季节种植,最后白辛苦一场,就替他们做嫁衣了!真不甘心!”

这个问题叶昭已经想了很久,她当然不能被个小小经理人拿捏了,“你把老钱叫来,我下午放学找他聊一聊。”

“老钱?找他干什么呀?”

“让他帮忙卖小黄姜。”

啊?三十万斤小黄姜,卖到何年何月啊?

甘小凤看叶昭似乎并不放在心上,一时没摸透她老板是了然一胸,还是不在乎赚小黄姜的这点钱?

但她还是赶忙打电话把老钱叫来了。

叶昭下午放了学就回办公室,跟老钱聊卖小黄姜的事。

老钱已经听甘小凤说了,有三十万小黄姜要卖,他有点头大。

老钱吃着芭蕉,道:“你要是生姜,我还能想想办法,生姜最近也涨价了,批发也要差不多2毛,但你这小黄姜,你要卖一块多一斤啊,真没办法。西山小黄姜,港城人坐月子的吃得多,他们吃得起啊,我们这里有几个舍得花这个钱?”

叶昭放下书包,“你就挂牌出去卖就好了。”

“你想的简单,三十万斤啊,我建议你直接找那些做西山小黄姜生意的姜行谈。现在市场上不是没西山小黄姜吗?他们肯定愿意进货,但最多1万几千斤的买,不可能一口气要三十万斤的。”

叶昭笑道:“谁跟你说要卖三十万斤西山小黄姜的?”

“不是吗?”老钱满脸疑惑地看向甘小凤。

甘小凤也茫然,难道不是?

叶昭道:“我中午打电话让黄栋梁现挖了1000斤的新鲜西山小黄姜,明天一早运到市场,老钱你帮忙找人挂出去卖,8毛一斤。来买小黄姜的人,每人最多可以买100斤。”

甘小凤诧异道:“小昭,你疯了?你这不是亏本卖吗?”

叶昭双手撑在桌面上,“我没疯。我也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我们跟宋荣记的合同约定是按照市场价交易,现在市场上没有西山小黄姜,没有市场价,我们两边只能这样扯皮。那我干脆一点,给他们造一个市场价。”

还是老钱这个老狐狸懂道,他说:“我明白了!明天挂8毛钱,肯定会被一抢而空,马上这个消息会在做小黄姜的圈子里传开,然后做小黄姜生意的人,就会像蚊子一样盯着我。后天再来货,我就挂1块钱……”

叶昭点头笑道:“没错!”

甘小凤也听懂了,“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一步步把价格抬上去?”

叶昭:“控制住货源,货少,抢的人多,供不应求,遵循市场经济,价格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然后形成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市场价。”

“妙!高招!”老钱拍案叫绝,“你打算把价格抬到多少?”

“看你本事。”

老钱来了兴趣:“好玩!那就看我的!”

第二天中午,甘小凤接到蔡经理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蔡经理兴冲冲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道:“我听说市场上有西山小黄姜卖,才卖8毛钱。”

甘小凤装傻:“不可能。你直接去地里拔,连泥带土都没这样的价钱。”

“你们自己去打听,就8毛一斤,估计明天《深城日报》的‘每日物价’上就会更新西山小黄姜的市场价。肯定是那些姜农自己收获自己卖!我们得要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市场价成交。”

甘小凤:“不可能的事。我们姜农的小黄姜还有一个星期才到最佳收获时间,按照市场价可以,但也是一个星期后的市场价,不是现在的。”

“行,我等着。”蔡经理信心满满地挂断电话。

不久,蔡经理下面做事的一个小职员阿良来给昭华送资料,阿良平时跟甘小凤聊得来,他偷偷跟小凤说他可以帮忙说服蔡经理还是按照1块3毛的价钱收购。

不过事后要返2毛给蔡经理作为酬谢,不然蔡经理肯定不会愿意帮这个忙。

甘小凤马上明白,这阿良是帮蔡经理隐晦地索贿啊。

每斤返2毛,胃口真不小,三十万斤就是6万元。

甘小凤没有直接拒绝,只说这事她做不了主,两天后阿良再打电话来问,小凤都找借口推托了。

阿良没办法,最后只好去回复蔡经理:“昭华的人不接招……”

蔡经理看着报纸上的每日物价表若有所思,上面有最新的西山小黄姜价格,阿良偷瞄了一眼,小黄姜市价涨到了1元2角每斤。

“她们在玩火自焚。”蔡经理如梦初醒,他明白了,这是昭华在造市场价。

阿良:“怎么办?市场部的订单都在排队等货,我怕我们熬不过她们。她们大不了不赚钱,我们不行,订单不能如期交货,是要赔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