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发现(第2/4页)

“听说昭华老板认识宋太……”

“宋太忙着内斗呢,才懒得理她。之前宋太是有求于人,没办法。现在你看看她还能不能联系上宋太。你以为水鬼真能升城隍?”

叶昭加重了脚步,并咳嗽了一声,走廊里没人说话了。

等她推开消防门,发现蒋总和一个新面孔在走廊上抽烟。

蒋总看见叶昭忙上前打招呼:“哎哟,叶小姐,好久不见。跟你介绍一下,这是蔡经理,新来的宋荣记深城分公司负责人。这位小姑娘厉害了,昭华的老板,这次拯救宋荣记的大功臣。”

刚才蒋总还形容她是不能升城隍的水鬼,见面又是另外一番说辞,变成拯救宋荣记的大功臣了。这两面三刀的功力不浅。

叶昭笑着谦虚道:“什么大功臣呀,升不了城隍的水鬼一个。蒋总你真是过奖了。”

蒋总尴尬地打了个哈哈,看来小姑娘听见他后面那段话了。

一般情况下,听见别人说自己坏话,肯定都是装作没听见的,哪里有这样的人,当面笑嘻嘻地戳穿,让别人下不来台。

蔡经理暗自摇头,这女孩情商低,不好相处,经商的路,肯定走不了多远。

总之,他不看好。

叶昭对着蔡经理也只是笑笑,懒得管他心里想什么。

等人齐之后,三方开会,食九楼这边因为叶昭用了蒋总推荐的供港蔬菜基地,所以双方工作推进的很顺利,就是等叶昭建起自己的蔬菜基地之后,对方就未必会那么好沟通了。

会议基本上确定了,12月下旬起,昭华开始陆陆续续给食九楼提供部分的蔬菜,等慢慢熟悉之后,以备来年1月能顺利全面接手食九楼的供货。

之后是跟宋荣记深城分公司开关于小黄姜供应的会议,因为宋荣记明年完全没有小黄姜的存货,所以急需西山镇的姜农早日种姜早日收割。

小凤先汇报工作进度:“我们从山东请来专家攻克反季节种植的技术难题,姜农的老姜种已经种下了。”

这是蔡经理上任后第一次跟昭华的人开会,他想在这次会议上立下权威,所以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Well,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收获?”

小凤:“最快也要4-5个月之后。”

对方满脸死相,叶昭也给他一个冷脸:“也就是说宋荣记的姜糖,春季只能停产,直到新一批小黄姜收获。”

蔡经理强调:“总公司那边很着急,一定要Ensure这一批西山小黄姜不能再出现姜瘟这样的情况。”

叶昭皮笑肉不笑地弯起嘴角,“当然!这次是大棚种植,肯定不会再出现姜瘟问题。而且上次姜瘟也是你们港城人派人来放的,在此之前,西山镇小黄姜从来没有出现过姜瘟。”

港城人士蔡经理,憋着嘴没吭声。

“小凤,你继续。”

小凤见老板公然回怼甲方经理,心底暗爽,面上是完全不敢显露出来,她道:“现在遇到的难题就是,姜农种下去的姜怎么过冬的问题,姜农没有钱搭建大棚。”

蔡经理耸耸肩,“So?这个你们公司得自己想办法。”

叶昭点头:“我们公司可以垫钱,不过宋荣记也要支付我们部分的预付款,不然这项工作不好开展。”

找宋荣记预付款?做梦呢?蔡经理终于找到了可以维持威严的点,立马严词拒绝:“这不可能。合同里没有这一项。恕我没办法做到。”

“我们签的是供应商合同。也就是说,你们采购西山小黄姜只能通过我们,但是如果市面上没有货源,按道理,我们也没有义务去帮你们种姜是不是?”叶昭的言外之意,我们不帮姜农种姜,你们就没原材料了。你们应该比我着急才对!

蔡经理语气稍微委婉了点:“话不能这么说,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你们想要赚更多的钱,肯定要付出成本的,是不是?”

“话就是这么说的。现在我们愿意去解决这个难题,是想着为了长久的合作,为了帮宋太度过难关,不然我何必那么辛苦呢?我等明年10月再去收姜好了,我不需要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Sorry,我真的没办法跟公司开口,小黄姜的影子都没有,就要预付款项,这在我们公司没有先例。”蔡经理这个下马威是给定了,除非像蒋总说的那样,昭华主动示好,给点好处。

有的时候,为了利益,需要作出让步的时候,叶昭不是完全不可以让步之人。但这明显是宋荣记自身需求比她更迫切,她凭什么要惯着这帮人?

“那行,马上叫停反季节种植计划,对我来说只是少赚一季的钱,但是,对你们来说,那是停产断供,现在市场变化非常快,一年时间,足够其他品牌占据你们的市场了,这个风险有多大,孰轻孰重,要不你们自己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