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3页)

接受了他们的归顺,安临就派兵帮他们去了。

在世界提前进入航海时代的这个快节奏中,强国很快蜕变了出来,而落后的、弱小的国家如果想要不被殖/民,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强国依附归顺,在这里面宣国无疑就是最强大、也最仁慈的存在,如果归顺其他的强国,大多免不了被看不起、被当成奴隶和下等人,唯独归顺宣国,他们可以住在自己原先的家园,也不用沦为奴隶和下等人,所要付出的就是成为宣国的一个省,以及在该进贡时进贡一些珍宝,但是与之相对的,他们可以学习宣国的知识,接受宣国的庇护,甚至于宣国还会派出人教他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变得富有,所以那些小小的代价在一些小国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代价,就算还没有被劫掠攻打,他们也急急忙忙地向宣国献上了归顺,巴不得能早一天成为宣国的属国。

在宣国名望一天天增加,模拟器地图上被点亮的新地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宣国君臣的烦恼就只剩下一个了。

还是老一样的问题,继承人的问题。

安临烦恼与符合跟随着时间流逝,催生愈发紧迫的臣子们打游击,而臣子们也烦恼着陛下和娘娘这么多年来这么恩爱,怎么就是没有一个继承人呢?

到底是陛下的问题还是皇后娘娘的问题啊?

满朝文武们凑在一起,心里泛着嘀咕,让陛下最重视的几位爱卿们多想办法再去劝一劝。

第一个被推上去劝的是皇帝岳父纪尚书。

纪尚书忐忐忑忑打探到底为什么没有孩子,他怀疑是女儿从小体弱多病伤了身体生不了,又不知道该不该由他开口劝陛下纳妃。

私心里当然也是不想的,帝后成婚十几载恩爱如初,这是何等的佳话啊!

安临淡定回答:“时候未到罢了,在怀了在怀了,朕都不急纪尚书你也别急啊。”

战斗力为5的纪尚书退下了。

第二个被推上来劝的是杨盛。

安临放下笔认真回答:“浅才啊,你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朕和皇后已经有一个孩子了,不过偷偷养在民间没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朕打算等着孩子成年了再告诉他,‘嘿,你爹娘其实是帝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放心等着储君就行了。”

杨盛默了默,“陛下,您看您说的话有可信度吗?”

“放着宫中名满天下的大儒当太傅不要,把储君养在民间?这像是您会做的事吗。”

“嗯……怎么不是呢?”

“臣不信。陛下您不让臣看一眼臣是不会信的。”杨盛神色不动。

“这不行,还不到时候呢。”

“什么时候才到时候。”

安临:这问朕,朕还要问那个小系统什么时候能给朕把孩子生出来呢。

最后群臣没办法了,只能一同上奏,集合了杨盛、倪惊澜、赵东来、莫飞、宋菱、卓常琦、范元正、宋菱……连沉迷搞发明的阳毓都难得地被拉来了。对于宣国上下所有人来说,陛下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陛下,唯独在储君的问题上不大好说。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谁也不想大家这么努力拼搏出来的千古盛世,因为这么一件事有动荡的风险。

“算了,朕摊牌了。”面对满朝文武的连番追问催生,安临一摊手,不想再想其他借口了,直接开摆,“是朕生不了行了吧,不信就问太医去,太医早就诊过了。”

满朝文武:“???!”

晴天霹雳,如丧考妣。

“这……这,那这怎么办?”还有些小年轻更是两眼失神,比听到他自己不能生还绝望。

巧言善辩口才极好的倪惊澜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好歹是众爱卿中最先反应过来的,“那这样的话,恐怕就要从宗室……”

安临见亭瞳爱卿反应很快地点了一下这个,就顺势拿出自己的第二个搪塞满朝文武的方法,“本来朕还想拖些时日,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的,既然众爱卿催得如此之紧,哎……”她停了一下,叹了口气,一派失落的样子,“为了让爱卿们与天下子民放心,那就用另一个方法吧,即日起召宗室适龄子弟入宫,从中选出适合作为储君的人选。”

这下反倒是臣子们不好意思起来了,“陛下,要不再看看再说?”

“不用了,就这样吧。”安临摆摆手。

这下臣子们没有话说了,有的心里内疚得厉害,觉得是自己这么一大群臣子为了子嗣的事逼陛下太过,还逼得陛下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自己不行,心里翻来覆去都是“我可真是该死啊!”,在各部当值都拼着命努力起来。

而安临那边也按照计划把一些看着还行的宗室子弟召进宫养着玩……准确来说是宗室子女,安临也不知道系统生出来的继承人身体是男是女,就男的女的都召了一些,算是提早打预防针。不过说起来现在女官们已经在朝堂中立起来了,不少女性官员身居重职,倪惊澜更是任中书令一职,而女性官员们也会相应地为自己这个性别争取优势政策,取缔玉楼、改婚姻法等,就算安临在宗室里挑个公主出来当储君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