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看过杨进禄记载的新式火药, 李洵对这款火药的各方面记录已经较为满意。

亲自试过后,发现其与杨进禄所记载的果然是别无二致。

不仅是不用需要再使用前摇晃,而且爆炸的威力可与重新混合的粉末火药持平, 完全解决了颠簸带来的分层效应。唯一的缺陷,就是引燃的速度变慢了一秒。

颗粒状的火药, 内部结构较为紧实,相比充分混合的粉末状,点燃的速度会慢一些。

仔细思索一番, 李洵觉得还是有必要加一部分桐油。

若油与醴酒一起混合, 会影响粘合度紧实度,倒不如先加醴酒,成粒烘干后, 再在表面浸一次桐油, 再行烘干。

如此, 应该是既有助燃作用,又不影响粘合强度的。

当然, 这只是设想, 到底行不行,还得看具体做出来的成品。

两天后,浸润过桐油的火药做好,李洵特地将两种火药堆放在地上进行点燃观察过, 确实如他所料,浸润过桶油再烘干的火药, 比起只加醴酒的那种, 点燃速度要快很多, 几乎是即点即点燃。

而当它们被装进震天雷的铁壳子里后, 新的火药爆炸速度也快上一两秒, 且威力并不比只加醴酒的差。

抗颠簸程度方面,因为只在表面浸润了桐油,也并未使得火药的颗粒变得松散,所以它不会因为路途颠簸而变散。

至此,完美的颗粒火药配方就完全成型了!

震天雷不管是威力还是使用的便捷性都已经提升到了极致。

接下来就该制造□□了。

枪械制造,是李洵最得心应手的事情。

作为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对于各种枪械结构,尺寸,作用原理他都可以信手拈来。

考虑到如今的弹药制造水平,他很快就画出了一款滑膛式燧发枪的设计稿,将每个部位所需零件,尺寸画出来,然后叫来杨进禄:

“拿给铁器制造作坊那边,令他们暂停下手中的工作,用最快的速度为本王将这上头的东西打造出来。”

毕竟理论与实际是有差别的,他先前没组装过如此落后的武器,或许制造出的成品会因为某些误差不能使用也未可知,必须得一边试验一边调整,方能编写出规模化,标准化制造的规范来。

杨进禄看着上头形状各异的图案,有些不解:

“殿下,这是何物?”

在最擅长最喜欢的领域,李洵神采飞扬:

“是比震天雷还好用的神兵利器!”

震天雷虽然威力不错,但用投石机投射少了些机动性,用手投,投射距离还是太近了。

这便导致它在使用的时候局限性很强,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两次攻打北戎用的都是偷袭战术。

杨进禄听到这话,却跟打了鸡血一样。

他如今是一点都不怀疑李洵的话。殿下说比震天雷更好用那就肯定比震天雷更好用。

震天雷的威力就已经够无敌了,比震天雷还好的神兵,那得是何等惊人。

殿下有了这等利器,必将越发如虎添翼,到时候殿下拿下的领土可就不止肃城,燎原与河原三地了!

“奴才立刻就去!”

他兴冲冲地跑去组织人手制造燧发枪零件。

交待完该交待的,李洵又回肃城去了,一方面趁着还有空闲,多少陪伴一下妹妹,另一方面,也检查一下肃城的军政事务。

五天后,杨进禄便让人来禀告,说他要的东西已经造好了。

李洵再次回到云麓寨,便见所有零件已经很整整齐齐地摆在了一个托盘里。

组装枪械,他闭着眼睛都能做,短短一两分钟,便将所有零件组装完毕。

铁匠们打造的时候还是比较精心的,并没有出现任何尺寸不合的情况。

一杆完整的燧发枪呈现在眼前,修长的身躯,照门、照星、铳托、铳机等部位都是银色的铁,枪杆,枪托等部位包裹着一层打磨光滑的木头,银色与原木色相配,像极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这倒是让本就是枪械爱好者的李洵起了几分把玩的兴趣。

只是,仔细端详摩挲了一会儿,他便微微皱起了眉头。

“拿火药,药称与几双牛皮手套来。”

“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对?”

杨进禄关切地问道。

李洵摇了摇头,没有答话,他只好按照吩咐去准备东西。

杨进禄很快将他需要的东西拿来了,李洵来到宽阔的室外,找了几个木头靶子,站在了一百米多米外,然后让所有士兵都退下,身边只留了杨进禄一人。

他先打开燧发枪后端的火药池盖子,将已经分装好的少量火药倒入其中,关上盖子。

然后将枪身竖起来,把大量弹药倒入枪管,抽出通条插到底反复几次,然后戴上几层牛皮手套,举平枪身,扣动扳机。

枪体内部的燧石相互撞击,尾部冒出大量火焰,只听嘭地一声响,枪管的火药被推了出去,一百多米外的木桩木渣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