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页)

他见过林贵妃,是个又美又蠢的女人,早就听说豫王脑袋不够聪明,没想到他连林贵妃的美貌都没能继承。

等豫王屏退下人后,景王直接把自己的王印拿了出来。

豫王:……

他不懂王叔为何要冒着被朝廷治罪的危险跑过来找他。

景王一脸悲痛:“皇兄才五十三岁,平时也都好好的,没传出任何隐疾病患,贤侄就一点都不怀疑皇兄的离世另有隐情?”

豫王还真没怀疑。

景王愤恨道:“就在今年端午时,皇兄曾发了一封密信给我,说戚后与陈阁老联手把持朝政,隐隐有逼宫之势。皇兄非常担忧,宫里无人可信,只能跟我诉说愁闷,皇兄还说,他想改立贤侄为太子,就怕内阁反对,因此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说完,景王取出那封伪造的景顺帝密信。

豫王看完之后,一下子就信了!

那陈廷鉴长得人模狗样的,母妃不止一次怀疑戚后是不是与陈廷鉴有苟且,以前父皇被两人蒙蔽了,今年终于察觉了端倪!

“所以,他们二人发现父皇想立我,便抢先对父皇下手?”

“正是如此,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才在文书里编造皇上临终前要太子继位的遗言!”

“岂有此理!”豫王猛地一拍桌子,眼睛都瞪圆了!

气归气,豫王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太子都登基了,他还能怎么做?

景王自然要为他出主意。

豫王犹豫道:“起事的话,我手里也没有兵啊。”

景王:“我听说都指挥使郭继先最为刚正忠君,我愿为贤侄去试探他的口风,若他肯拥护贤侄,贤侄大事可期也!”

豫王:“万一他不肯,而是向朝廷揭发我们?”

景王:“贤侄放心,我有十成把握能说服他,不然王叔也不敢亲自去见他。”

豫王还是担心。

景王:“贤侄想想,陈廷鉴他们都敢陷害皇上了,一旦过阵子朝局稳定下来,他们肯定还要对你下手,贤侄起事还能为自己争取生机,什么都不做,岂不是坐以待毙?”

豫王终于彻底被劝动!

景王让他务必保密,随即又以富商的身份去见都指挥使郭继先。

如景王所料,郭继先若不拥护景王,迟早要被这层姻亲关系连累,若辅佐景王成事,郭家反而能一跃成为京城新贵!

最重要的兵有了,豫王这个靶子也稳了,景王立即发动所有暗卫出手。

河南境内的地方官,凡是被景王拿捏了把柄的,纷纷倒戈,官府守兵加起来,又是几万的兵马。

景王再拿着豫王、郭继先等人的印信去游说郑王、周王等六位藩王,要他们支持豫王。

造反事大,这些藩王哪敢轻易站队,可景王放了狠话,他们不从,豫王的大军会先踏平这几座王府。

因此,真的都只养了三百亲兵的六位藩王,面对这等恐吓,只得乖乖献出银子与粮食,作为给豫王的投名状。

一切准备完毕,七月初九的这早,豫王突然出现在开封府的城墙之上,高声对城外集结完毕的二十万大军与城内百姓列举戚太后、陈廷鉴毒害先帝等几条罪状,剑指京城,誓要为先帝报仇、为朝廷除戚太后、陈廷鉴等奸佞!

.

京城。

此时景顺帝的灵柩已经葬入皇陵,新帝也举办了登基大典,因为要等明年再改年号,百姓们暂且都称之为少帝。

华阳受封长公主,而早在为先帝守灵期间,华阳就正式搬出了陈府。

毕竟她这个外嫁的女儿要为父皇守一年的孝,如果她继续住在陈家,陈家众人还要不要宴请了?

再加上弟弟年少登基,公爹辅政,本就手握大权,不同于父皇在的时候,华阳这个皇姐本也该适当地与陈府保持距离了,尽量淡化陈家外戚的这层身份。

在宫里守灵时,华阳与陈敬宗很少见面,见面也没有机会说什么。

等华阳自父皇驾崩后第一次离宫入住长公主府,夫妻俩才终于得以单独相处。

那时距离景顺帝驾崩已经过了半个月。

陈敬宗眼中的华阳,瘦了,却没有三月里故意装病的时候那么消瘦憔悴,她的目光也还算平静,让他想要安慰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便站在华阳面前,默默地看着她。

因为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为这期间分别了半个月的时间,两人之间似乎又变得生分起来。

华阳是没什么感觉的,父皇的驾崩不会影响她与陈敬宗的关系,可她能理解陈敬宗的沉默,他是怕她还在心疼难过,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反而惹了她的不快。

包括吴润、朝云等人,这阵子哪个对她都是小心翼翼的,仿佛她真变成了一朵牡丹花,一点风霜都承受不住。

所以,华阳朝对面的陈敬宗笑了笑,拍拍身边的床:“过来吧,站在那里做什么,以前你可没这么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