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这木头箱子乍看一点也不精巧,形状蠢笨,拿起来一晃荡,里边是空的,什么也没装。

“就是这么个玩意,把我们全都引来,探子怎么探的!”

耶律兀欲大怒,无处发的火横冲直撞,总算有了个出处,抽刀把那木箱劈成了两半,拔刀又举,下一瞬就要劈开翰林学士的脑袋。他身边几个伴当也纷纷提刀。

这是耶律烈的惯例了,他的部落地方隐蔽,从不收异族的俘虏,但凡近距离看见他相貌、知道他行踪的异族人,通通就地杀了完事。

乌都:“住手!”

他声音细弱,还没马嘶鸣声大,一出口就叫风卷跑了,压根没人听见。

乌都扯开喉咙:“嗷——”

他嗷地怪叫了声,这是他幼小的身体里,所能发出的最有威慑力的声音,像一头小熊崽子。

众人纷纷停刀,奇道:“乌都,你生气了?”

西辽兵扮着圣子随侍,演着骗吃骗喝的戏码,可见过的“神迹”越多,心里难免惶恐。渐渐地,这高坐在四象车上的娃娃,当真成了他们很多人心中的圣子。

乌都眼里似有火,知道这群兵痞有恶趣味,越跟他们费口舌,他们越来劲。

他索性学着部落里神巫的样子,两眼睛一闭,眼珠子上下左右一通乱转,又戛然而止,像被不知哪路的神鬼附了身,而神鬼借他口说话。

这奶娃娃闭着眼睛,声音幽幽,一字一顿道:“滥杀者,受天罚!中恶咒!三日内暴毙!”

一群辽兵锵锵锵锵收了刀,耶律兀欲前脚骂他是装神弄鬼,这会儿却脚底抹油,蹿得比谁都快。

“哈哈哈,狗崽子!你不想杀他,父汗给你留着。”

耶律烈哈哈大笑,薅着乌都后襟,把他提溜到个编篓上坐着,知道这小东西受不得凉,脱了猞猁皮大衣往他身上一扔。

一股膻腥混着汗味兜头罩来,乌都圣子的气势登时扫地,恨恨整了整自己被扯皱的衣领。

耶律烈问那翰林:“你们的皇帝,让你们运送这木箱做什么用?”

那翰林学士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野人,‘契丹人髡发结辫’他只在书里听过——竟是要将头顶剃秃,只留左右两绺,黑棕色儿的络腮胡却从耳根往下长。

分不出哪里是头发、哪里是胡子、哪里是嘴,像一团乱毛里长出张人脸来。

翰林学士吓了个屁滚尿流,战战兢兢地说了。

“这、这是万景屏风,为教化边民……”

耶律烈少年时在父汗的捺钵帐里,学过中原话,只是词儿一难他就听不懂了,闻言目光一凝。

翰林吓得立马改口:“不不不!这是献给大王您的年礼!贺年礼!里头有画!会动会跳舞的画!”

他连滚带爬地扑到木箱旁。

好在木箱虽然被一劈两半了,却只劈碎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聚光镜,放大镜还在,箱子拿布条裹裹缠缠还能拼起来,外置在箱子左右的转盘都是完好的。

不用这个聚光镜,成像没那么清晰。又因火把作为点光源不稳定,画面便忽明忽暗,却并不妨碍这些常年趁夜打劫的辽人看清。

翰林满手冷汗,万幸自己一步一步看过万景屏组装的步骤,此时连想带蒙,勉强把这箱子拼回了原样。

“大王请看。”

白幕布露天一拉,放映机轴臂匀速摇动,一群恶霸席地坐在星夜下,认认真真地看起了动画。

翰林用冻得僵硬的手摇着轴臂,在放映机明明暗暗的光亮中,小心打量着周围辽兵的脸色。

边塞苦寒,这几十年来,四国形势紧张,除去使臣交流,民间的商贸往来很少,边城就一年一年地穷下来。百姓但凡攒了点钱的,都要拖家带口往关内迁,剩下的人口中,军户甚至比民户多。

戍防最重的地方,礼教却最薄弱,这是王朝大忌。是以头一批的几十台万景屏风也有北境九边重镇的份儿,以彰显皇恩。

发往全国的几十台万景屏全是按一个木机模子做出来的,配套的画带却各有不同,那是知骥楼一千文士集思广益的巧思。

他们给江南的富民看边关苦寒,让富民看将士们年复一年地守着北境疆土,看他们皲裂的脸庞,坚定的背影,血与泪都在凛冽的寒风中冻硬。

却叫守关的将士,看江南的丰收。

眼前的这套动画,画出来的便全是秋天丰收、物产富饶之景——黄澄澄一望无际的庄稼地,白发苍苍的爷奶笑得一脸老褶,老两口坐在填塞得满满当当的谷仓前,早早剪出过年要用的窗花来。

爹挑着担沤酸菜,娘缝着冬天的厚棉袄,还没长大的兄弟姐妹手拉着手疯跑。

圈里的几头猪肥得肚皮都要拖在地上了,看那膘,就知道过年的肉饺、扣碗儿都不愁了。

……

落笔竟不像皮影上刻的,动起来可一点也不僵硬,寥寥几笔出勾勒人物,画上的人面庞圆圆、眼睛弯弯,长得像各自的爹妈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