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七仙女5(第2/4页)

听董父提到“能干”二字,董母立马神采飞扬:“老头子,我跟你说,这个紫儿丫头还真有些本事在身上的!”把七仙女织粗布又快又好,还自称什么布都难不倒她的事告诉了董父。

董父顿时不顾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立马坐直了身子,急着问道:“真的?她织布的水平真的那么高超?除了粗布,锦、绫、绸、缎、麻布这些她都会?”

董母用力地点点头:“我让她试着织了麻布,确实也是又细又密,质量极好,来日送去布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至于其他布,我明日就让她买了丝线,也织着试试。”

董父连声道:“好,好,赶紧让她试!老伴,从今天起,你别再成天躲懒让她做饭洗衣的,尽干那些不值钱的做啥?就让她织布,一天织它个好几匹,那才是真正来钱的路子啊!你不要眼皮子浅,尽做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

董母皱眉:“我都要有儿媳妇的人了,还需要亲自做饭伺候她?上哪儿说理去!”她这些年吃的苦已经够多了。

董父说道:“你听我的!我跟你讲,有了紫儿丫头,说不定等我彻底好全了,还有机会重新把我的布店开起来。到时候要啥没有?我给你买两个手脚麻利的粗使丫头,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让你做享福的富家太太,岂不是好?”

提到布店,董母顿时不再反对了。她想起了他们年轻的时候曾有过的荣光。董家有家传的织锦之术,早在几代之前,当时的董老太爷就办了一家小作坊,织布、染布,收入相当不错。

只是传到董永的爷爷辈时,却因为董永的爷爷是个好吃懒做之辈,满脑子都在吃喝玩乐之上,根本无心经营布店,生意每况日下。

待布店传到董父手上时,已经远不如前。董父费心经营了几年,才有所好转。但是很快他就因为想着尽快重回当年盛况,步子迈得太大,仓库东西积得太多却又保存不利,再遇上了梅雨季节,无数的棉、麻等原材料被毁得一塌糊涂,不仅没赚到钱,反倒欠了一屁股债。

无奈之下,董父做掌柜、做货郎,董母织布、打理家务,辛辛苦苦挨到今日。要不是七仙女相助,他们一家甚至要落到让独子卖身为奴役的境地。

布店,那是董父一辈子的执念。

只要有机会,哪怕是一丝丝机会,他也要抓住这个机会东山再起!

董母也想回到曾经的富足日子,两眼放光地点了点头:“老头子,你放心吧,我们还会做大老板的!为了我们的梦想,一切都值得。不就娶她吗?让永儿娶!”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安秀:……呵呵,软饭硬吃,这还委屈上了?

她不得不感叹王母娘娘下手确实果断、狠辣,不仅如她所说的延长了董父董母的寿命,还把他们的性格设定得如此极品。王母娘娘是打定了主意要好好让女儿好好地吃吃苦头,重症需得下猛药,只有大棒槌敲下去,恋爱脑才会清醒。

七仙女,你加油!别辜负了你母后的良苦用心啊。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外人看来,董母对未来的儿媳妇好得简直过分。

“董老太实在是好心人,收留了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紫儿不说,还让自己的独生儿子娶她,说是舍不得她受苦,要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董老太简直就是人间好婆婆,把紫儿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疼!做饭、洗衣、打地、喂鸡,什么活儿都不要好干,全自己来!天哪,我只道这世上只有儿媳妇伺候婆婆的,竟还有这样婆婆伺候儿媳妇的!”

“董老太为什么对紫儿那么好?哦,我听董老太说,是因为紫儿一到他们家,董老头的病就好了许多,她觉得紫儿命中带福!就这么个玄而又玄的原因,董老太就对她那么好。唉,这就是命啊,紫儿的命也太好了吧。”

不知事实真正真相的众人,纷纷夸赞董母是百年难得的厚道人。紫儿能嫁进董家,是大福。于是他们偶尔碰上七仙女的时候,都会顺口提醒她,婚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公公婆婆。

七仙女一一应下。

夜深人静,七仙女乐滋滋地与发簪上的安秀聊天:“秀儿,再过三天,我就要跟董郎成亲啦。”婚期将近,她对董永的称呼也改成了“董郎”。每次她这么叫他,董永都会红了脸。

安秀:“嗯。如果你现在改变主意,趁着婚礼还未举办,还来得及。”虽然她觉得她这话是白讲,以七仙女现在恋爱脑上头的情况来看,能听进去才怪。

果然,七仙女不高兴地道:“你这系统真扫兴,就不会好好地跟我说一声‘恭喜’吗?我才不会改变主意,我盼这一天盼了好久了呢。”

安秀敷衍地道:“嗯,恭喜。”成亲就成亲呗,反正迟早也是要分开的。她都顺利完成三个小世界的任务了,这一个肯定也不在话下。连织女她都能搞定,更何况七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