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1章 羞辱大唐的农耕技术,羞辱肥沃的辽东黑土地

仔细一打量,好吧,不是程三郎那小子,马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继续耐下性子,继续看戏,听戏。

中午差不多一个时辰,正好是两台戏,大致内容也就是大同小异,但是,却又能很能吸引眼球。

特别是任谁看到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家,被那些恶形恶状的高句丽贼子欺负的时候。

就连马周都恨不得把茶碗扔到那戏台上去,最终坏人的下场都是大快人心的人头落地,又或者是被英勇而又无畏的大唐将士赶得狼狈逃窜离开。

虽然这些大戏,都是免费演出,可还是有看得心神激荡的看客在一片叫好声中,朝着那戏台之上扔铜钱。

哪怕是中途有主持人特地站出来劝阻大家,可还是有人乐意撒钱。

而就在那大唐军神李靖与大唐名相马周暗戳戳地在辽东地界是溜达进行着各种明察暗访之际。

程三郎在那边,总算是解决了设计团队以及建筑队双方的争端。

好言安抚这两帮子人,让他们继续努力兢兢业业为了辽东的现代化发展继续呕心泣血作贡献。

程三郎这才松了口气,打量起了周围那些热火朝天的工地。

远处,那最开始修筑好的水泥窑和砖窑方向,那是一根根笔笔刺向天空的烟囱,此刻正在冒着滚滚的浓烟。

大量的工人,或者说是大量的战俘们,正在挥撒着汗水,推着手推车,又或者是挥动着铁锹,又或者是在那里用工具制作着砖胚。

另外,临水的地方,那些水车正在缓缓地转动着,大型机械传来的轰鸣声,还有那些在天际飘散的烟去,甚至让程三郎有一种提前进入到了蒸汽文明的错觉。

不过话说回来,短短两个多月的光景,就干了那么多的事,这让程三郎很有成就感。

现如今,从辽东城通向营州的水泥直道,正在以超英赶美的速度在建设着。

再有就是,辽东城南部地区的煤矿已经开始进行前期的设施建设,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有大量的优质煤炭运送往辽东各地方。

供应给辽东各地方的百姓们取暖生活,以及工业之用。

再有就是,那些之前就已经探明的铁矿,同样也已经开始搞起了冶炼厂。

最迟今年秋末,辽东地区,就可以达成铁器自给自足,甚至是远销海外地区的目标。

目前所谓的远销海外,自然就是供应给扶桑岛诸国,以及那已经在那库衣岛上安家落户的新罗遗民。

让他们努力地耕耘或者是开采各种矿物,以换取粮食、布匹、肉类、蔬菜等各种生活物资。

现如今在这辽东城周边地区,所种植下去的土豆只有十亩,玉米也差不多三十亩。

地瓜也差不多也就是二十多亩地,还有葵花、花生,也大多是这个数量。

程三郎相信,等到了秋收之后,所收获到的那些土豆、玉米、地瓜等各种农作物明年的播种面积,将会是今年的千倍,万倍。

因为这些都是高产农作物,就程三郎所知道的,像土豆这玩意,只要精耕细作,再加上东北地区优质的土地条件。

一亩地要长不出五千斤的土豆,程三郎觉得那就是在羞辱大唐优秀的农耕技术,以及羞辱肥沃的辽东黑土地。

更是羞辱自己这位亲眼看到并且亲自参与怎么种植各种高产农作物的贫困户帮扶积极份子。

毕竟跟那大祭祀等人沟通与交流之后,以殷商遗民那种糙到不要不要的耕作技术,都还能够差不多一亩地两千多斤的产出。

美丽的大西南地区,特别是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

许许多多的贫困户,都是生活在那些山沟沟中,甚至有些地方由于海拔高,连水稻都无法生长。

就像贵州的威宁地区就很难种植水稻,所以,那些地方最优势的农作物就是土豆。

而当地的土豆,只要严格地执行科学而又严谨的现代种植规程,平均每亩都是在四千公斤往上走。

程三郎要求不高,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但是有了黑土地的加持,就等于是有了纯天染无污染的优质有机肥。

哪怕是这个时代的土豆品种没有后世牛逼,但是产量比起那殷商大陆的产出高出一倍,这应该不是做梦,而是科学而又严谨的计算。

至于葵花、花生米、辣椒、南瓜……程三郎打量着那片辽阔的原野,脸上的笑容,像极了那些即将看到丰收景象的老农。

不知不觉间,程三郎这才意识到,天已经黄昏,一想到李靖与马周这二位还在辽东城。

程三郎赶紧招呼了一声之后,径直打马飞奔而去。

……

李靖此刻仍旧呆在那战俘营中,这个时候,战俘营已经到了饭点。

大批的战俘已然列队归营,有序地抄起自己的托盘,走向设立在空地上的厨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