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云龙没有重炮!

五月下旬。

晋西北,河源县以东一百多公里的山区中。

视线从山底延伸,顺着盘区蜿蜒但明显新平整后的马道,可以一个村庄坐落在半山腰中,村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村口有扛着枪的民兵警戒,如果贴近看,还能看到村子周围有一圈工事群。

这里是772团部驻地。

从这个村子向内,便是太行山核心根据地群。

“团长。”

一个团部人员走进团部,对着团长程世发说道:

“一营,二营,炮兵连,骑兵连已经集合完毕。”

“好。”

正在看地图的程世发点头回应。

虽然去年冬天大扫荡之后,鬼子便很少组织大规模扫荡,但加大了清乡行动的频率,以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争夺游击区乡村,侵扰根据地的乡村,其手段也愈发残忍。

不仅仅杀害根据地老百姓,抢夺财物,烧毁房屋,甚至还捣毁农田等,试图破坏根据地的农业生产。

针对鬼子的这一动向,部队也做出调整,基干团等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在根据地边缘,协助基层对抗鬼子,同时发展壮大队伍。

不过因为兵力充足,各主力团并没有化整为零,而是集中驻扎,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根据地。

此次,程世发受到的命令就是前往一处边缘根据地,支援那里的基干团赶走鬼子的清乡部队。

“团长,这次鬼子出动了两个大队,合计九百多鬼子,虽然这伙鬼子是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不如以前的鬼子,咱们就出动两个营兵力够么?”

团部内,一营长语气忧虑。

自家团两个营加上炮兵连、骑兵连合计一千四百人,即便加上那边的基干团,也才两千五百人,对上鬼子两个大队近千鬼子,让一营长有些不放心。

“足够了。”

程世发头也没抬的回答道,眼睛继续看着地图,思考着今后几天的战术。

一营长也没再说话,没多久,又一个战士走了进来:

“团长,后勤部的弹药运输队已经到山下了。”

“哈哈。”

程世发终于抬起头,大笑起来:

“一营长,走,咱们去接应。”

一行人当即顺着马道前往迎接,出村子没多久就看到从太行山方向过来一个车队,二十来辆由骡马牵引的板车顺着马道驶向团部驻地。

“程团长,这是清单。”

运输队来到驻地后,负责押送的连长交给程世发一份清单:

“二代边区造手榴弹三千枚,掷弹筒榴弹五百枚,六零迫击炮炮弹八十枚,复装7.92子弹一万五千发,还有八二马步枪改一百支。”

“辛苦了,辛苦了……”

程团长喜笑颜开的感谢,一边指挥战士们搬运武器弹药。

一营长也明白了为何自家团长只准备派两个营的兵力去对付近千鬼子了,有了这批弹药,再加上二比一的兵力,确实完全不虚那伙鬼子。

运输队离开后,程团长和一营长同时开始打量新运输过来的武器弹药。

据说,近期总部兵工厂的武器不仅仅产量大大提升,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这八一式马步枪,全是新品。”

一营长摸着新到的步枪,语气欣喜。

身为主力团,由上级直接发放武器补给装备,而且优先级很高,所以772团是全军较早实现了全员人手一支枪的部队。

在解决了武器数量问题之后,很自然就开始关注质量问题了。

八一式马步枪三年半前开始生产,那时候李云龙还是新一团团长,坂田也还没有死,772团第二年就装备了这种枪。

对于这枪如何,一营长很有发言权。

他用过这枪,时间还不短。

实话实说,这种自家兵工厂用鬼子的铁轨钢自己制造出来的枪,除了拼刺刀不弱于三八大盖外,其他的实在不咋地。

因为是手工打造,不同的工人,生产出来的枪质量有不同,但即便质量比较好的,一开始精度还行,但射击超过一百多发子弹之后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精度下降,撞针也会变软失效,有效射程也仅仅两百米。

这两个问题,三年前还真不是啥问题。

在那个射击纪律规定,每个主力团每次战斗最多只能发射三千发子弹的时期,步枪手一年能打出超过一百发子弹,只有精锐老兵射手才行,这些人数极少的老兵不可能装备自家制造的马枪,都是缴获的好三八大盖。

同理,装备这种自造马步枪的战士,只能在一百米内才能射击,两百米的射程也不是问题。

但近几年兵工厂子弹产量大增,到现在为止,复装子弹日产过万发,自产子弹也每天过千发,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

子弹富裕了,射击纪律放松甚至取消了,这些枪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