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3页)

这些书信,就是小心思的证明。

外面的文武大臣,同样在试探新皇。

想着趁皇上年幼,多忽悠几次,总会能成。

果然,第二日早朝,就有三个边关请求开关市,话也说得非常好听。

“有灌江府古博城的先例在,我们益宁府绝对也能成。”

“关外需要货物,早早提出想要互市,可我们为了安全起见一直紧闭国门。如今看来古博城那边可行,想必这边也是可行的。”

“皇上,想那古博城一个关市,每年便有百万关市税,若这些关口都开了,岂不是能赚得很多?您还想减免田税,岂不是正好以此来减免?”

徐九祥心里犹豫,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他目光下意识掠过金家,只盯着纪炀看。

纪炀扫视一圈,记下怂恿开关市的大臣名字,上前拱手道:“皇上,关市的事,还请慎重。”

纪炀有些想笑,用他跟吴将军等人在边关搏杀出来的稳定关市,来跟他们那些关口比?

自己开关市的时候,都是重整了军马,还把整个太新县都变成兵马的大后方,这才开了关市。

当时更是小心谨慎,不让外人进入。

他们?

他们这些人为了赚钱,只怕没那么小心吧。

这次的对手,不再是汴京城内的人,而是边关的文武大臣们。

一个灌江府都让人头疼。

这好几个类似灌江府的地方凑一块了。

可纪炀是头一个开关市的,他来反驳,后面人自然有话要说:“纪大人,您开了关市,名声政绩全都有了,没必要断我们的路吧?”

“对啊纪大人,关市若是不好,那古博城为什么开?”

换了旁人,听到这话肯定哑口无言了。

纪炀反讥道:“既如此,古博城也别开了,你看行吗?”

古博城关市别开了,反正如今灌江府那边屯兵足够,关外的人买不到东西也不敢攻打。

他敢提议关闭关市,其他人敢同意吗。

原本在看戏的户部兵部工部三个尚书立刻睁大眼。

不行!

绝对不行!

你打架,不要连累我们啊。

纪炀心里嘀咕。

他最近是在种庄稼,但不代表他真的不会说话了。

真当他是软柿子啊。

纪炀这一句话,让早朝众人瞬间回忆起他舌战群臣的画面。

上次他在朝堂上反击对手的时候,那国子监主簿已经辞官了。

算了。

招惹纪炀,还是算了吧。

纪炀看看大家,摊手道:“还有话要说吗?”

“谁还想贸然开关市?”

众人齐齐止声。

等纪炀看向徐九祥的时候,少年皇上一脸崇拜,他怎么想不到这种损人的法子啊。

不过皇上脸上还透着疑惑。

关市的事,他也觉得要紧,却不知晓为什么不能开。

见此,纪炀心里叹气,看来下朝之后不能去看他的苗苗们了。

应该去勤政殿,给皇上恶补一下内里知识才行。

他这段时间除早朝外并不进宫,但不代表不知道内里情况。

金家确实不错,毕竟是皇上千挑万选出来的世家。

同时,他们还有世家通有的,阶级分明的毛病。

在他们眼中,皇权至高无上,下面是亲戚,然后是臣子,再接着庶民,商人等等。

这里不说他们或对或错,从出生以来便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时代局限了他们。

这也证明,他们会忠于皇上,忠于徐家江山。

同时恪守亲戚,臣子的本分,不会轻易指出皇上的错处,甚至会去维护错处。

更不敢以下犯上分析内里缘故,毕竟稍有不慎,就是指责先皇对政务处置有问题。

所以有些话,就该他这个“大逆不道”的人来说。

算了算了。

看来这事还是躲不过去。

下了早朝后的纪炀,被林大学士拍拍肩膀送到勤政殿。

再回家的时候,已经可以去接他娘子下班一起回去了。

几个边关齐齐请求开关市的事,被纪炀直接按下,更跟皇上长谈一番,连金家都不能入内。

这次之后,纪炀依旧天天去皇庄种庄稼,可再试图小看的人再也没了声音。

人家是不往皇上身边凑。

但不代表人家不得圣宠啊!

有些人就算不去巴结,照样是皇上的肱股之臣!你们还没看明白吗。

外面人还在分析纪炀的地位,纪炀则看着新一茬的育苗两眼放光。

这是,成了吗?

他们终于找出合适的良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