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6/8页)

裴家里再挑个人帮忙打理庄子。

以后真的靠种田为生了。

他自己则要在定江关,成为正式的将士。

要说憋屈,那也有。

可裴又锋也算松口气。

因为他发现,汴京来的内官看他似笑非笑。

总不会汴京的人也知道他那些事吧?

封赏队伍回去的时候,内官意味不明说了句:“你也算有功,功过相抵,如今算占了便宜。”

内官同裴又锋说话的时候,可不像跟吴将军等人讲话那般和善。

语气之刻薄,纪炀听了都揉揉手臂。

这一吓,让裴又锋回到裴家的时候,立刻着手遣散私兵,吴指挥使派了人跟在身边,确保这件事顺利进行。

而内官见到纪炀,又笑眯眯道:“你看你这,咱家过来,原本想当个好人。你还让我去吓唬人。”

纪炀笑着回礼:“多谢内官大人了,这情,纪炀记下。”

“好说好说,回头你跟林家娘子回汴京,有的是日子交好呢。”

不怪内官客气,而是像纪炀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吏,如今最得陛下喜欢。

那么多年轻小官里,纪炀还是最突出那个。

他这人最会看眼色,自然对这位伯爵公子不同。

等回到太新县,封赏队伍在此暂时歇脚。

林婉芸则带着不少当地好物过来,自然是送给内官等人,让他们这一趟也算没白跑。

内官见此,笑眯眯收下,对林婉芸同样客气。

这可是林大学士的孙女,岂能怠慢?

不过内官在太新县待了几日,越待下去,听到的事情越多。

这夫妇两个,一个整治豪强,收回土地,一个行医施药,照拂百姓。

配合得够默契啊。

等太新县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封赏的一行人真的要回去了,回去的时候坐车坐船都可,估计会先到潞州,然后坐船回汴京。

此地的消息也会送到汴京皇帝手中。

第一手的消息,自然不普通。

内官觉得,这里的事说给陛下听,陛下一定会满意的。

送走内官等人。

又要送走裴县令。

或者也喊裴知县,他不日就要上任,虽说那地方距离太新县五千多里,年底能到都够呛。

所以现在就要出发了。

这事耽搁不得。

裴县令要离开,裴家主裴又锋也是,他看着纪炀收走近七十万官田,急得跺脚。

但吴将军派来的人生生按住他,不让他乱动。

都是定江关的人了,难道还不听命令?

裴又锋活了三十多年,最近感觉到憋屈的次数最多。

还好,他家民田还在,虽说也被弄走不少,而且还答应纪炀,以后本地哪家来赎回民田,他不许阻拦。

都进了体制内,这些上级的命令,他以后不听也要听。

裴又锋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又被套路了。

可裴宸在旁边帮他收拾,就想到他说的刘家,鲍家下场。

还是先跑为妙吧。

官田回来的时候,也才刚刚八月,现在给百姓们分分土地,丝毫不耽误今明两年的种植。

甚至还能容纳另外两个地方百姓过来。

七十万亩田地啊!

足够让全县百姓来种了!

甚至可以吸纳周围其他地方的百姓!

裴又锋脸又一黑,可看着欢腾雀跃的百姓,这才意识到。

这些人也有高兴的时候?

以前没见过他们这么高兴过啊?

在纪炀快速处理下,甚至整修牧场的赵大人都过来帮忙。

七十万亩官田彻底收回,之前的契约作废无用。

裴家两个主事的人,陆陆续续离开。

只留下一个空架子裴家宅子在这,之前他家爪牙还住在宅子后院,如今更是茫然。

主人家都走了,那他们呢?

好像都把他们给忘了?

那五千私兵,定江关的人只带走五百,剩下的四千五百人皆分了土地,留在本地种田。

也有些懒散的,但他们的身份契约已经到了衙门手中,除非直接落草为寇,也只能在规定的地方待着。

这些人还要慢慢安抚。

纪炀尽量让他们的家人把他们带走。

好在他们大多都是本地人,回家也不是难事。

等这些全都处理完,距离裴宸离开,已经有小半个月。

连裴又锋也去往定江关四五天。

这两人一个往南,一个往北。

也宣告裴家彻底打散。

而此地的名字,也由纪炀宣布,恢复原本的名称,沧依。

原本这地方叫沧依县。

比什么裴县好听不知多少倍。

如今不是县了,大家都喊沧依村。

只是如今这村也太大了。

纪炀一边给过来的百姓分土地,一边在地图上规划整齐的村落。

沧依这地方太大,足足划了十三四个村子,庄子,才算完。

每个村庄,都选出人品好,人又公平,有威望的乡亲出来当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