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7/8页)

以前路过田地,都是拿着鞭子的监工。

现在几个百姓敢跟监工吵架。

“不行就去官府!去衙门!看看谁对谁错!”

“谁要跟你们去!知县肯定向着你们!”

“对啊!肯定向着我们!”

吴指挥使神色复杂。

听到太新县要定期给他们拨粮的时候,他已经觉得震惊。

现在这对话,更是颠覆他的认知。

吴指挥使身边的手下表情也差不多。

最后只能说了句:“新知县过来,还是不是还不到一年?”

“还不到。”

“不到一年,给我们送粮送羊,这次还说以后定期送?”

“我在做梦,一定在做梦。”

到了衙门里面,见三家的管事跟排着队赎回田地的百姓,吴指挥使已经说不出话。

等见到纪炀,下意识拍拍他肩膀,想说不愧是武侯的孙儿,但又觉得如此夸赞,反而对纪炀不太尊敬。

以至于场面非常好笑。

吴指挥使最后道:“那个,你们还要种牧草?还要分给凉西州的人?”

怎么办。

开口就是要东西了?

吴指挥使老脸一红,好在络腮胡很厚,只有耳朵透出红意。

纪炀笑:“必然是先供应定江关,作为定江关的后方,优先支持咱们的兵马。”

“好!”吴指挥使中气十足。

牧草可是好东西。

他们屯田也有种,到底不如专门种植更好。

纪炀看着排着队赎土地的乡亲,带了吴指挥使等人去商议以后怎么运粮的事。

三家原本没那么容易松口。

毕竟赎回地契,他们虽然能得点利息,可长远来看,却收不了田租,更不能把他们当免费劳役。

原本完整的土地,也因为农户的存在,变得东一块西一块,看着非常不爽。

可纪炀那手实在把他们吓到了。

动辄联系凉西州的人,还提前识破他们可能会有的计划。

凉西州的兵马路过太新县直奔今安县,震慑的可不止今安县的豪强。

纵然是裴家,也不敢跟正规兵马较量。

而鲍家跟刘家更从中看出深意,特别是鲍家,他终于明白朝廷派来的人有何不同。

他们所掌握的资源都跟其他人不同。

灌江府,还在内部争来斗去。

新来的知县们却已经顺利运用外部资源。

如今只扯来一个凉西州。

等到举国之力的时候,任何人都不是对手。

更不用说所谓的裴,刘,鲍三家。

也是这个时候,鲍家主终于意识到,纪炀从未把他们当做对手。

就算来了太新县,许多招数也不是对他们用的。

唯一正眼看他们的时候,可能就是他们修桥的时候。

可他的费心思,也只是为百姓修桥而已。

至于其他时候。

纪炀的目光并不在他们身上。

又半个月过去,凉西州的人已经尽数离开,指挥副使自然早就走了。

可牧场已经建起来,牧草种子合理撒种,很快就会看到成果。

羊群经过短暂的混乱,开始变得井井有条。

牧场的员工们也开始学习怎么挤羊奶,剪羊毛,怎么科学合理地放牧,怎么给羊断尾,怎么给公羊去势,更在学种植牧草的技能等等。

他们不再是那三家的佃户,而是跟着衙门每个月按时拿月钱。

趁着机会赎回土地的农户,重新确认户籍,从之前的非编户变为编户,又有了正式的身份。

这次夺回农户的百姓共有一万多人。

他们要么是这次卖粮剩下一点钱,更多还是从石桥获利。

不到一年时间,几乎遍地佃户的太新县,已经有近两万人脱离佃户的身份。

剩下的佃户也在跃跃欲试。

因为他们听说,知县大人准备再收回一部分荒芜的官田。

以田地荒芜为由,把官田从三家手中收回。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纪炀想的自然是乘胜追击。

反对?

现在拿什么反对?

家丁?爪牙?

是家丁爪牙多,还是急切想脱离三家佃户身份的百姓多?

百姓们知道,只要等知县大人收回官田,他们全都去种官田,那明年的田租田税合起来不到三成,不比三家的六成强?

信任谁,这还用讲?

刘,鲍两家盯上裴家私兵。

可裴家主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吴指挥使。

吴指挥使竟然说,让他去定江关当副手?一起保家卫国。

对此,裴家主裴又锋第一反应是,在开玩笑?

他手底单是私兵就有五千,做一个一千兵士的指挥使副手?甚至不是副将!

傻子才会去。

可吴指挥使却道,如果他去了定江关,便会有正式官职,正式的俸禄,再去抗击敌军,便会由纪知县上报到汴京。

连皇帝都会对他进行封赏,顶戴花翎,不是如今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