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7/8页)

这模样让裴县令都有点想笑。

等纪炀彼此介绍之后,井旭第一句便是:“县令?怎么还有县令?那你呢?”

看吧,这才是正常人的反应。

谁会像纪知县这样,不仅没有反应,还平和接受了?

不仅裴县令不理解,裴家不理解,另外两家也不理解啊。

纪炀笑:“本地情况不同,有裴县令在,更好上手。”

这会说的,仿佛裴县令更重要一般,让他下意识看向纪炀,殊不知他的眼神已经带了些被上位者夸赞的高兴。

其实纪炀也刚过十九生辰而已。

他生辰过得低调,只有少数人知道,吃了顿饭就结束了。

不过井旭过来,自然带了生辰礼来。

纪炀谢过,又见他满脸沧桑,忍不住道:“你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井旭没答,跟着井旭来的侯府管事邀功:“少爷心系伯爵公子的米粮,日夜兼程来的。这路上可吃了不少苦。”

管事说着,其实慢慢欣慰跟夸耀。

他们少爷终于长大了!

此一行,谁还敢说少爷是纨绔!

老侯爷也能放心啊。

井旭察觉到从小看他到大的管事情绪,心里也是万分感慨。

他有点知道,纪炀让他做事的原因。

不让家里人失望,原来是这种感觉。

其实纪炀真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井旭家人脉广,这事好办而已。

他这会出城往外走,就是来接粮的。

带着裴县令也因为他姓裴,没想到真的帮忙解决匪贼麻烦。

两边相见,一边说话,一边往太新县方向走。

这再回去,路上可就安全了。

纪炀赞许地看看裴县令,让裴县令也忍不住激动,他是不是被纪知县夸赞了?

看来他还是有点用的!

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个疑问升起。

这几十万斤米粮,要送到哪?

纪知县来太新县之前,还筹了这样多的粮食?

作为裴家唯一的读书人,裴县令以前负责过裴家私兵的口粮,这么多粮食,足够五千人吃上二十天了。

听着时间不是很长。

但人多,私兵消耗也多,不吃饱了,谁给你干活,这可是卖命的活。

五千人,每人每天三斤粮,二十天也要三十万斤粮草。

看看这个数字,就知道为什么朝廷对他们养私兵不怎么管了。

如果不让他们养,那就要官府自己来。

这种消耗可不是一年半载,而是成年累月的。

就算兵士们自己开荒屯田,但并不能全都自给自足,盔甲兵器战马军粮,全都是钱。

所以有些边域自己的守卫力量也很重要。

只不过太新县这边玩脱了而已。

所以朝廷派他们过来补救。

话又回到这些米粮上。

其实押送物资过来的井旭也不知道这东西要做什么用?

纪炀用这个施恩?给当地百姓?

那也不够啊。

以前井旭对几十万米粮一无所知,以为是很庞大的数字,真正见了米商们才知道。

几十万斤,几百万斤,其实都是小数目。

给当地百姓自然不够。

纪炀笑而不语,等带着井旭进到太新县,井旭刚要说总算到了,他可以歇歇了。

纪炀却又道:“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你随我一起,咱们立刻出发,再西走一百五十里。”

再走一百五十里?!

这是要他命啊!

而纪炀身边的凌县尉,卫蓝,平安以及赶来迎他们的林婉芸,韩潇,玉县丞。

甚至本地裴县令,刘县丞,鲍主簿明白过来。

往西再走一百五十里。

那能是什么地方?

只有关卡!

只有边关城门处!

这些粮食,竟然是纪炀送给边关将士的?

等井旭反应过来,马车已经继续出发。

不过这次车队多了个纪炀,还有小厮平安,跟护卫卫蓝,凌县尉。

留下的裴县令看着纪炀远去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

纪炀来太新县做得头一件事。

竟然是给边关将士送过冬米粮?

那一千将士,只怕许久没收到朝廷送过去的东西了。

井旭更是激动。

他运的竟然是军粮!

是军粮!

纪炀笑:“是捐赠而已,并非真的军粮。”

至于谁捐赠?

这也不用说。

滕显做出的葫芦动画大卖,分给他的一部分银钱全都用来购买粮草。

在看完灌江府大量资料之后,纪炀注意到这些几乎被忽略的边防兵士。

他们驻守在这至少十年。

十年里各处动荡不断,但他们依旧守卫此处平安。

是,裴家私兵是帮忙了。

可没有这一千日夜坚守的将士,恐怕连喊私兵的时间都没有。

纪炀隐隐感觉,能让私兵跟边关将士保持微妙平衡的原因,一定就在这边关城楼上。

要破题,只能去这关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