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昌盛三十五年四月, 扶江县发生一件大事。

就在县里百姓为去潞州考试的学生担忧时,两个在州试落榜的学生, 以及跟着的两个捕快回来。

没等大家为江小五过了州试高兴, 他们四个人从潞州匆匆回来,带回来两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第一,他们知县大人真的是汴京伯爵嫡子, 身份特别尊贵那种。

这个消息还好,其实大家隐隐约约都听到一些,如今只是被证实而已。

大家也只会跟更敬佩知县大人。

但第二个消息, 无异于晴天霹雳。

潞州城那边都说,他们知县要走了!

一个官员都是三年任期, 他们知县大人到今年五月二十日, 三年任期已满!潞州城要把他调走!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下意识往衙门走, 等过去的时候, 只见衙门前面水泄不通, 都是赶来问消息的百姓。

“知县大人真的要走?”

“潞州城的消息,他要离开扶江县吗。”

“这么好的知县, 这辈子不会遇到第二个了, 知县大人怎么能走。”

“扶江县能有今天, 都是他的功劳, 刚刚发展起来,他为什么要走啊。”

这些话几乎在重复着说,每个人都要问上一遍, 但这也是大家最真实的想法。

知县大人为什么要走!

他们不愿意啊!

门口守着的小吏丘益川也无奈道:“这是咱们知县大人升官,他做事做得好, 当然要升官, 难道你们不想让他升职吗?”

许多回答里, 只有丘益川这句让大家说不出话。

这么好的父母官,他们当然希望知县大人升官,可升官就要离开扶江县。

这让他们如何舍得。

看看如今繁华的扶江县,看看运河往来的船只,还有逐渐兴起的各种店铺,更有外面荒地变沃野的良策。

如果没有知县大人,他们这要怎么办。

“我还听说,新知县已经在路上了,可哪个人能比得上咱们知县?”

“对!谁能比得上咱们知县!知县不能走!”

“但这是升官,没办法。”

纪炀在门内听着,但此时却不好现身,他也舍不得扶江县,但事情已经成定局,无法更改。

纪炀吩咐玉县丞道:“找各村里长过来,劝大家回去,近几日新知县就要来了,让新知县看到不好。”

如果稍微多想的,还以为故意给人家难堪。

新知县的情况,知州已经寄信函给他。

新知县名叫章善,正经科举出身不说,还是去年科考的二甲四名,按照总体排名,那是去年科考全国第七名。

在翰林院实习一年,是个柔和但有主见的性子,更是贫寒人家出身,但从小天资聪颖,被当地的夫子正式收为关门学生,还资助钱财让他科考。

这样的出身一向被皇上重用,所以能被特意选到扶江县,肯定不是偶然。

估计也是锻炼锻炼他。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见了再说,但人家过来的时候,看到百姓堵着自己门口,毕竟不太好。

也让以后知县工作难做。

谁料玉县丞愁眉苦脸:“您没看到吗,上集村里长儿子也在其中,难保是他们撺掇的。”

其实玉县丞现在已经不太麻烦了,他打定主意要跟着知县大人,故而少了些离别的愁绪。

这会看着外面的人只有心疼而已。

不过玉县丞跟凌县尉还是去找各个村的里长,让他们把人都领回去,不要在门口了。

等知县真的要走的时候,会告诉他们的。

一番安抚之后,大家才陆陆续续离开,可走的时候,还是满脸不舍得。

别说百姓们,三个作坊,还有官学,里面所有人全十分难过。

原因自不用说。

特别是从潞州回来的两个考生,没考上倒没太大失落,主要潞州城都在夸他们知县,都知道他们知县有多好。

所以这些人想抢人也很好理解了?

不好理解!

他们不能理解!

书生跟小厮进到扶江县时,正好看到百姓们陆陆续续被劝走,不要聚集在衙门门前。

大家脸上的表情他们都看在眼里。

看来真的很不舍得纪炀。

他们的马车并未走正门,而是规规矩矩从侧门递了帖子。

看到帖子的小吏震惊地盯着新来的知县,一时竟有些失礼,但想到知县大人吩咐的话,还是道:“您先请进,小的立刻着人请知县大人。”

说罢,感觉有些不对:“小的立刻请纪知县过来。”

都是知县,如今已经不能直接称呼知县大人,要喊纪知县了。

怎么这会才四月初,新知县就来了?

明明五月底才到任期啊!

不管别人怎么想,纪炀自然笑脸相迎,早晚都要来的,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看来知州说他年后就问汴京那边要人,还真没耽误,否则来得不会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