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鉴于贾瑚那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样,颜飚只觉得贾瑚不过是个小书呆子而已,根本不足为惧。

甚至在接下来,颜飚也实在是难以对贾瑚起防范之心。

开玩笑,跟匈奴勾连,不说原本那就是投敌卖国,令人如履薄冰的大事,就说跟匈奴人结盟,那就是与虎谋皮的事情。

再加上,平安州这边,虽说因为有越国公府的权势和赵标的游说勾连,已经有不少人或明或暗已经在越国公府旗下了,但到底不是能号令了所有人的。

尤其是平安州的二把手,副将贾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察觉到了什么,这些日子已经从原本的与越国公府井水不犯河水,变成了处处针对着越国公府了。

众所周知,如今平安州的主官,那是勋贵们轮流镇守的,不过就是干上几年,就要换成下一个勋贵了。

反倒是作为副手的副将,那是一直镇守在平安州的。

大家都不是傻子,讨好主官当然是大事,但是若是因为讨好主官反而得罪了副将,那就没什么必要了。

毕竟,主官是几年一换的,可副将却是一直在的。

万一人家秋后算账呢。

这样一来,哪怕是作为主官,可那些勋贵们在平安州,到底是强龙压不了地头蛇。

如今有贾华在明里暗里的针对,颜飚有好些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般下来,颜飚早就是焦头烂额,哪里有什么闲心管一个自己早就下了结论,觉得没什么大用,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的毛头小子。

只不过就是让那几个明里的眼线,再接着监视着贾瑚这一行人罢了。

当然了,颜飚也实在没什么闲工夫日日听他们汇报今日贾瑚看了什么书,只说遇到什么大事了,再来汇报。

可颜飚却是不知道,如今他这般焦头烂额,有一半原因那都是来自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的贾瑚。

贾瑚在平安州表面上那是端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关心自家姑姑的事情,更不可能发现颜飚那些暗地里的勾当。

但,实际上,在来平安州之前,贾瑚一行人哪里是只有八个人,而是十六个人。

只是早在平安州外,贾瑚就分成了两波,一波自然是跟着贾瑚正大光明地进了平安州,在明面上。

另一波却是早早地在贾瑚他们之前就进了平安州。

贾瑚小小年纪就得千里迢迢地来平安州,更何况暗地里还有查清越国公府投敌卖国的大事要做,甚至,贾瑚还得将这阴谋化解杂气平安州。

哪怕是贾瑚在皇帝和贾代善面前分析地头头是道,哪怕贾瑚自小就是聪明伶俐,而且向来就自有决断,可到底是个尚未及冠的小少年,贾代善又如何能放心。

所以,虽然去平安州要是带的人太多,也怕打草惊蛇,但贾代善这个老祖父到底是不放心,所以贾瑚虽说带得人不算多,可其中却是有几个是早前跟着贾代善哉平安州待过的。

所以在平安州外,贾瑚就订好了计策,他与其中几个年轻的侍卫光明正大地进了平安州,直接就上了越国公府,用来麻痹颜飚等人。

但其他几人,却是早早地装扮成行商之人,早就悄悄地进了平安州,去联络那些可以信任的贾代善的旧部了。

前头也说了,贾家原本在平安州驻守了多年,更何况,平安州有如今的安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年之前贾代善带着贾家军打下来的安稳。

所以,平安州这边还真有不少贾家旧部。

贾家上交了平安州的军权以后,贾家人也基本上都从平安州撤了出来,但那些军中的旧部却是有不少留在平安州的。

比如如今平安州的二把手副将贾华。

贾华虽然姓贾,但却并不是贾家人,所以当年自然是没有跟着贾家人一起从平安州这边卸职,反倒是这些年来一路高升,成了平安州的副将军。

但却也跟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原来,贾华原本是只是平安州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小乞儿,不过是靠着好心人施舍才能吃上一顿饭。

若是在繁华的京城,哪怕是个小乞儿,可到底也是有心善的人,愿意给他吃一顿饱饭。

可他却是在原本就战火频繁的平安州,平安州的百姓自己都是吃不饱饭,哪怕是有善心,却也是真心有余而力不足。

索性,这个小乞儿命到也算是不错,遇到了贾代善。

贾华被带进了荣国府,跟着贾代善的姓氏,被贾代善取名为贾华。

贾华先是做了贾代善的亲兵,然后一步一步高升,等到贾家从平安州撤出来的时候,贾华都已经是游击将军了。

原本,贾华是要跟着贾代善一起回京城去的。

虽说,去了京城,怕是贾华的仕途也就要停在这儿了,但贾代善与贾华而言那是有活命之恩的,贾华宁可舍了自己那官身,也要跟着贾代善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