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5/5页)

让人完全不敢深想他们的以后,也根本不相信仅仅通过那么几年的劳改,就能让他们改过自新,换来好果。

而在后来A大文专这次实践课的结课作业里。

邵钦不用再隐藏,直接非常符合他个人风格地构思了一桩校园杀人案。

在故事里。

“孩子”这个代名词,失去了任何的褒义和贬义,仅仅作为一面镜子。

映射着家庭,映射着社会。

如果一个孩子出了问题,那么其实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至少至少也是他的家庭出了问题。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天生的恶魔”,其实也不是“恶魔”本身出了问题。

而是这整个从下到下的体系,没有让“恶魔”们受到力度足够引以为戒的处罚和教化。

所以在末尾揭示凶手时,邵钦这样写道: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三观尚未定型,且没出过社会的学生来说,好坏皆在一念之间,干出多蠢、多没有边界不可理喻的事都不足为奇。】

【这种“恶”不经雕琢,最是让人毛骨悚然,却也最该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