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页)

他今日说了这多话,那对着他这个儿子,是不是也能多说几句?

“父亲一人在旁,面露忧思的模样,不知在想什么?”

谢世知愣了愣。

以往的谢原,即便含着细腻的关心,也绝对不会这样说出来。

“哪里有什么忧思……就是……”

谢原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谢世知忽然觉得,谢原这副耐心细腻又大胆直言的样子,有些儿媳的模样,能让人放松下来,畅所欲言。

“元一,我往后,大约会常来北山,你以为如何?”

谢原笑了笑:“请父亲来的原因,岁岁早已道明,只要父亲愿意,又有何不可?”

谢世知像是放下了最后一重思虑,刚压下去的兴奋又浮起来,还搓了搓手。

谢原失笑,忽然间就不想再追究岁安为何做此安排。

反正他一直以来,只希望父母能活得顺遂如意,平平安安,若北山能成为父亲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之外一抹乐趣,他愿意成全。

没多久,岁安便梳洗好出来,去给父亲母亲道了别。

离开时,靖安长公主和李耀亲自将他们送到山门前,谢原漫不经心扫了一圈,竟然没有看到商辞。

他勾勾唇角,收回目光。

本就不在意的人,来不来又有什么关系。

夜色将合未合,清冷的山边,古木静静伫立,打下一片阴影,笼罩在树下大石上的人。

商辞静静坐着,眼眸里迎着山门方向的点点火光,眼神深不见底。

他抬起头,看向遮顶的古木,忽然想起了认识岁安那年。

那年,她才十岁。

寻常少女在这个年纪,要么还揪着头发背书写字,要么愁眉苦脸的跟着教习姑姑学礼仪敛心性。

可她到十岁时,已读书百卷,出口成章,许多年长她好几岁的师兄才刚刚学习的文章,她张口已能背诵。

明明身子都还没长开,可举手投足俨然已具其母风范,开朗大方,爱闹爱笑,她走到哪里,仿佛就有一束光芒追到哪里,一并追在后头的,还有她的弟弟妹妹。

她似乎天生就擅长打动人心,谁都喜欢与她亲近,与她信任。

他也不例外。

那年,他也才十五岁,最叛逆孤傲的年纪,一个人从江南走到长安,经受了许多欺骗与欺负。

然后,他走到了北山,没有引荐,没有门路,只能硬生生跪着,求一个机会。

但这对北山来说并不稀奇。

这世上有太多太多出身不好的人,怀有同样的抱负。

那时的他也并不知,连跪山门,自己都没抢到先机。

但他更没想到,先等来的不是李耀,而是一个梳着花苞头的少女。

她自丛中探出头来,提着裙摆蹬蹬蹬跑过来,没走两步,禁卫便从天而降,隔在他与她之间,她见惯不怪,他却实实在在被吓到了。

白嫩的小手拨开格挡的禁卫,精致明媚的笑脸重现眼前,她走到他跟前蹲下,绣着精致芍药花纹的裙摆在脚边堆叠,可爱又乖巧。

她问:“哥哥,你也是来拜师的吗?”

他虽年轻,但也看得出她身份不一般,兴许是哪家贵女。

可他也不敢贸然搭讪,这一路的遭遇,让他对陌生人有天然的防备戒心。

他轻轻点头,眼神还在观察她。

她偏偏头,小眉头一皱:“可是,有好多哥哥姐姐都要来拜师,山长只有一双手,一双眼,哪里看得过来,选的过来呢?”

他闻言,心头发凉,然下一刻,她倏地笑起来:“不如这样,我来考你,若你通过,就可以进山拜师!”

他觉得荒谬又可笑,这个不知哪里蹦出来的小丫头,简直满口胡说八道。

“这位小娘子,我诚心拜师,还请你不要戏耍我。”

她一听,竟瞪了眼睛,站起身来,霍的自周身拉开十丈气势:“你是说我在骗你咯!”

她随手一指,点了个禁卫:“你告诉他,我是谁!”

禁卫仿佛已经习惯了这位小祖宗的日常把戏,叹了口气,告知了她的身份。

当时,他心头猛震,一瞬间起了很多很多的心思,可这些心思,一样也没来得及用上。

因为她又开始了。

“小哥哥,你应是不应,好歹给个准话呀!”

他按住心中震惊,镇定点头:“若娘子说话算数,我应。”

“当然算数!”

于是一拍即合。

她也不嫌地上脏,盘腿便在面前坐下,而他还跪着,她让他歇歇,他无动于衷。

那时的她毕竟才十岁,谈不上什么时事政务,所以多是考问背诵与大义理解。

一开始她考背诵,他对答如流。

即便赶路,他也从不荒废学业,走在路上都在默诵诗赋文章。

不得不说,她考的并不简单,多是佶屈聱牙的篇幅,可他都背答出来了。

本以为算是过关,不料这小小少女忽然翻脸,嚯的起身,气呼呼跺脚,指着他嚷:“你都会了,还来拜什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