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吃货(第2/3页)

在端午节前,他们得准备材料。

天气暖了,后山的笋子大量生长。

江荇他们上山挖笋。

挖下来的竹笋剥壳煮过再晒,晒成笋干,等要吃的时候拿来泡一泡,味道跟鲜笋差不多。

他们上山除了挖笋,还要提前摘包粽子的箬叶。

新萌发出来的箬叶又宽又大,带着竹叶独有的清香。

这些箬叶采回来后,用开水烫过,就可以包粽子了。

江荇并不会包粽子,他打算青仰兰十包,材料用他们农场的材料就行。

他们腌制的咸鸭蛋应当能拿出来吃了,用来包粽子味道肯定不错。

江荇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地写在他们的工作计划中。

杭行一看到他的工作计划,说道:“不用请人,我会包。”

江荇吃惊:“你居然会包粽子?”

杭行一说道:“以前有段时间对人类的食物比较好奇,特地学过。”

既然杭行一会包,他们就不用找外人了。

江荇准备好材料,打算到时候给杭行一打下手。

包粽子最重要的材料是糯米。

他们家没有糯米。

江荇打算去镇上买些,麻姑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联系他:“你要糯米找我们啊。要多少?我让王不识给你们送过去。”

江荇:“来个五六十斤?你们的糯米多少钱,我按市场价跟你们买。”

麻姑:“你说这话也太客气了,送你点糯米,哪还用得着你付钱?你等着,我等会儿就让王不识出发。”

江荇笑:“那就太谢谢了。”

麻姑嘴上跟他客气两句,心痒难耐地打听起了杏林力士:“你们家的杏林力士是不是都孵化了?要不然王不识回来的时候你让他顺便带只杏林力士回来?”

江荇已经收了麻姑的茶树,当然不会反驳:“行啊,到时候后让他带回去,省得还得多跑一趟。对了,王哥来的时候,让他带蚯甲虫过来可以吗?”

麻姑爽快道:“当然没问题,都准备好了,他去就让他带上。”

双方商量好后,麻姑说会尽快让王不识赶过来。

王不识直接开车赶过来,第二天下午就到了。

江荇出去迎接他:“你动作也太快了,我还以为你明

天才到。”

王不识耿直道:“主要想你家的饭了,过来蹭个饭吃。”

江荇笑起来:“那没问题,你要吃多少有多少。来,进来休息一下。”

王不识:“还是先看看你们要的蚯甲虫,这一路来我提心吊胆,就趴在路上把它闷坏了。”

王不识的车后备箱放着两大包糯米,珍贵的蚯甲虫则放在副驾驶上。

他打开车门,把副驾驶座的虫笼拿出来,让江荇仔细查验。

江荇养了那么久蚯甲虫,有一定的养殖经验,一看这虫外壳饱满而有光泽,脚爪有力,活力十足,就知道是只好虫。

江荇夸道:“好虫!蚯甲虫没问题。”

王不识一抹汗:“那我就放心了,我去扛糯米。”

王不识身材高大,两大袋糯米被他直接拎在手上。

江荇拿着虫笼,不好过去帮忙。

王不识也完全没有需要帮忙的意思,轻车熟路地将糯米拿到他们家厨房去。

江荇跟着进厨房,说要给他做炒饭垫垫肚子,被他拒绝,说吃点剩饭剩菜对付一下就可以了。

江荇便给他盛饭热菜。

王不识自己动手,让江荇不用招待。

江荇把新的蚯甲虫拿到后院,让原来蚯甲虫熟悉它的气息,免得真放出来后会打起来。

家里的原住民看起来适应良好,新蚯甲虫到了,它也没什么特殊的反应。

江荇观察了一下,隔着笼子喂新蚯甲虫一些河万草,见没问题,便出去跟王不识聊天。

王不识吃饭极快,一大盆饭,呱唧呱唧地三两下将饭菜倒入腹中。

吃饱后,他摸摸肚子:“还是你们这里的饭菜好吃。”

江荇笑笑。

王不识吃完饭后主动洗碗,收拾厨房:“还有什么需要我干的?”

江荇:“没有了,你休息一下,晚上请你吃大餐。”

王不识眼睛一亮:“最近有什么好吃的吗?你们农场弄了什么好东西?”

江荇:“鱼虾吧?”

江荇:“现在鱼虾正肥嫩,尤其河虾,外面的壳还没长硬,用油一爆,鲜嫩弹牙。等会我们去捞一篓。”

王不识:“野生鱼虾?”

江荇:“不算。反正是生活在农场的小溪里,受农场灵气滋养出来的小虾。”

他们农场出品的东西没有凡品,哪怕是灌溉沟渠里的小虾,味道也非常棒。

因此江荇有意往沟渠里放鱼苗虾米,放了那么多次,沟渠里的鱼虾虽然算不上养殖产品,但也称不上野生。

江荇见王不识好奇,干脆带他一起去捞虾,顺便看看小人参。

小人参们挺久没见王不识了,正好双方交流一下,辅助小人参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