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页)

虽然这两人娃娃都生了俩、也领了证,甚至几年前在乡下也办过喜酒,但首都这边的亲朋好友连杯喜酒都没有沾过,可算是一份遗憾。

以前是特殊年代,不允许铺张浪费,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国家纠正了过去十年的错乱,针对那几年不符合规范被强制征收的祖产,一一清点过后,补偿性地返还了一部分给个人。

谢奶奶被返还了许多祖产,温芷华这边更是不必提,她除了拿到了酒厂的股份之外、还有一些地皮、宅院。

忽然有了大笔的财产,谢奶奶拍板决定:“水丫,奶给你风风光光办!”

谢家都是公职人员,不宜铺张浪费、大动干戈。但毕竟谢家也是有底蕴的人家,高调有高调的路子、低调也有低调的办法。

光是嫁衣,谢奶奶就跑了好几趟,特意找了瑞蚨祥的后人,斥资缝制一套中式的嫁衣。

虽然现在国门打开了,中外往来日益增多,现在新人也渐渐兴起了洋人的那一套,爱穿西装拍婚照。但是她骨子里还是认为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凤冠霞帔、绸缎织锦才是最美的。

听说赶制的嫁衣最快也得明年才缝得出来,嫁衣除了料子昂贵外,最值钱的还是缝制的手艺、精妙的绣活,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为了一套嫁衣,让小夫妻俩等到明年,谢庭玉保准第一个不干。

叶妈快言快语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哪里等得了,赶制的不成,买现成的呀!”

现成的有倒是有,打仗那几年,沪市地产大亨要嫁女儿,在瑞蚨祥斥巨资定了一套嫁衣。

那套嫁衣整整做了三年,在当时值沪市的一套洋楼别墅。老师傅们不舍得心血被糟蹋,合力把它保留了下来,至今依旧焕然一新。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曾经的地产大亨早已不知所踪,尾款也没有了音讯。

谢奶奶亲自去看了嫁衣之后,眼光老辣挑剔的她也挑不出哪儿不好,手里握着几套首都地段最好的四合院的她,卖了一套,把嫁衣连同凤冠霞帔带回了家。

叶青水听到这个消息,不知是该欢喜有了嫁衣好,还是该心痛那套被卖掉的四合院好。

她的婆婆说:“你奶送给你的,你收下就好。”

“别看它只是一套衣服,这里边的学问深得很。当年做这套嫁衣的裁缝‘金剪子’已经去世,这是他做的唯一一套嫁衣。凤冠上的东珠是真的、,你看它现在不值一套房子,以后……”

温芷华出身爱国资产阶级,自幼深受这方面的熏陶。虽然这种本事在过去还不能挣口饭吃,但她提起来地时候眉飞色舞,充满了自信。

嫁衣光下摆就有十二米长,满目红绸,花纹精致繁复得令人瞠目结舌。

叶青水惋惜自己没有生女儿,否则一定得把它传给女儿,代代传下去。这么宝贵的东西,她一人独占简直暴遣天物。

嫁衣的事情谢奶奶解决了,宴客的酒席被温芷华包揽在身上。

她是首都第一大酒厂的副总经理,酒厂同酒楼饭馆合作往来数不胜数。钓鱼台国宾饭店是当地最有名气的饭店之一,这几年来它接待过的各国元首数不胜数,是接待重要要来客的地方,对外不承办婚宴。

值得称赞的是它做的宫廷宴很有特色,亭台楼阁古香古色,很有历史感。

温芷华跑了几趟,愣是磨出了一个厅让给他们办婚礼。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叶青水在学校里那边还有几门课程要考试,夏天蝉声愈烈,教室里一片闷热,就连头顶的吊扇再如何使劲扇风都无济于事。

教室里搁着几盆清水散热,考生们摁住耐心、最后检查一遍卷子。

铃铃的铃声响起,试卷被监考老师收了回去。

叶青水从书包里掏出请帖,依次分给了她的三个舍友。

这一年来的大学生活,叶青水过得忙碌而充实,先是给孩子哺乳、中途开香肠厂挣钱,到后来的丈夫出事,每日奔波在医院、实验室、家三点一线上,她来不及结交更多的朋友。

但也庆幸这三个好友弥足珍贵,友谊真挚而坚固。

谢家办婚宴会办得很低调,统共只发了不到五十张请帖,只宴请至亲好友,所有客人凑在一块还不够五桌。谢庭玉那边要了十张,叶青水则留了三张给舍友。

“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等考完试,来喝我的喜酒吧。”

潘丽娟惊讶地抬起头,“青水,你要改嫁了?”

她们还不知道谢庭玉醒来的消息,此时再接到请帖,还以为叶青水要改嫁了。

叶青水忍俊不禁,开心地纠正道:“请你们,来喝我和谢庭玉的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