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卫孟喜没想到, 这事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屿罗村。

准确来说,屿罗村其实并不是单独一个村子, 而是附近四五个小村子在搬迁到山脚下之后, 重新合并之后的新村子,相当于后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一样的级别。

当年那些深居山中的村民们, 按照政策搬迁到山脚,政府不仅给盖安置房,给了不菲的安置费,还有很多优待。

譬如, 一般的安置房, 是只安置人口的,可屿罗村不一样,不仅给盖了人住的房子, 就连牲口家禽的也有,就连不养猪养鸡的人家, 也盖上了崭新的三四十个平米的鸡圈猪圈狗舍啥的!

跟普通农村只能盖土坯的不一样, 人屿罗村还是用红砖砌的, 上面搭上很罕见的石棉瓦, 住人都绰绰有余, 那待遇可见有多好。

跟人家这样的居住条件比起来, 以前的金水煤矿的煤嫂们, 那真是连屿罗村的牲口都不如, 一家七口住的还没人家几只鸡住的宽敞。

卫孟喜曾经了解过,这个村子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优待, 其实就是跟里面出了个当官的后生有关, 说的是这个后生虽然跳出农门了, 但吃水不忘挖井人,村里但凡有什么事只要找到他,他都能想办法给你办成。

卫孟喜当时还觉着,这人倒是很讲人情味,可后来自己准备把山泉水用于湖心岛饭店饮用的时候,她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这个“好后生”。

当时,她一直以为山泉水是公共资源,不是谁家或者哪个村的,所以她计划的是,接一根水管进厨房,这样随时想用就能用,毕竟,屿罗村的村民可是直接来洗脚喂牲口的,自己只是用来饮用,也不算浪费。

可谁知刚要接水管呢,就有村民阻拦,说这是他们村的饮用水源,商用必须交水费。

卫孟喜缠不过他们,也不想跟一群村民计较,心想水费也就几块钱,花钱买个安静吧……谁知一问水费居然是自己用自来水的三倍还多,她立马就不得劲了。

她也不是好欺负的,那就不用了呗,大不了就是用自来水口感差点,但人家省委接待处都能用自来水,为啥她的饭店就不能用?

她倒是想开了,不去问了,可村民却急了,又说她要是不愿按使用流量购买的话,就干脆一口气把水源买断吧,只要水源变成饭店独家的,其它饭店想要商用就不行。

这条提议卫孟喜还真有点心动,当场问价格是五万块十年,十万块三十年,卫孟喜肯定选择三十年的啊,现在十万块,以后可不止这个价了。

当时钱是花了,可事后一回想,她总觉得自己好像被村民牵着鼻子走了:知道她要用水,所以就有热心村民给她介绍山泉水的好处,然后又热心的带她去看水源;在她刚要接水管的时候又出来阻拦说要收水费,知道她肯定会拒绝,所以给出第二个方案买断,知道她有钱,所以还“贴心”的给出十万和五万两个方案……逼着她不得不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卫孟喜隐约感觉,自己的反应,在对方的预判之中。

但一想到,屿罗村的村民大部分还是很淳朴的,尤其是老人们,安贫乐道,开口闭口就是国家好,政策好,而出面谈条件的始终是几个年轻人,看着像是在外面混过知道门道的。

所以卫孟喜也没往深处想,直到今天打探到的消息,卫孟喜可以肯定,买断水源这事从头到尾其实就是有个“诸葛亮”在背后给村民出谋划策的!

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这位罗副局长。

卫孟喜紧了紧拳头,自己的猜测没错的话,那么什么狗屁屿罗村,要摆平的压根不是村民,而是这个罗副局长。

“走吧,先回家。”

卫孟喜想了想,让黎安华先去打听一下罗副局长的基本情况,她自己则先去湖心岛看一眼,见生意不错,也就放心了。

在饭店经营上,仗着上辈子的成熟经验,再对照着卫家宴这个成功案例,又有专业老手保驾护航,一切工作都能按部就班,她花的心思并不多,跟养孩子比起来,这真的都不算事。

嗯,说起养孩子,卫孟喜想起来,今天他们还没打电话回来报平安呢。

这几个崽子,这次去京市可是玩疯了,每天晚上电话打来说的都是京市的吃喝玩乐,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什么烤鸭爆肚儿驴打滚,他们全都自己去体验了一遍……至于老陆,忙着到处做汇报,只能享受到每天晚上孩子们给他带回来的“吃剩下”的。

想着他被孩子围住投喂,这个塞一块糖,那个塞一块肉的场景,卫孟喜就想笑。

自打他们组合成一个新的家庭,至今十四年了,他还从没如此长时间的跟孩子们在一起过,卫孟喜当时能爽快答应孩子的要求,其实也有别的计较——让他们单独出去,没有自己这“大管家”看着协调着,让他们相处一段时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