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4页)

听到这话,木匠媳妇心里一动,她倒是有想要买的东西,不过没有票。“林同志,你有工业票吗?我想去买个暖水壶,没有水壶票也没有工业票。”买暖水壶可以用一张暖水壶票,或者用五张工业票,可惜他们乡下人,不管是暖水壶票还是工业票,他们都没途径弄到。

林轻轻想起铁皮盒子里的一堆票,便道:“有,我明天上午过来跟你换,除了工业票之外,我还有别的票,我跟婶子换土豆、番薯就行。”这样换来的粮食还能吃,一举两得。

木匠媳妇一听,高兴道:“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能换到糖票布票,那就更加好了。

一边陆承搬好了林轻轻订做的柜子,他也没有留在车里,而是在一边等着。陆承还是第一次这样等人,第一次听林轻轻和旁人寒暄,觉得挺有意思的。那个半个多月前,骄傲又执着的印象,已经渐渐的远离了,经过这两天的相处,他觉得她是一个稳重、懂事、又有趣、又有想法的人。

林轻轻也不想让陆承久等,她还要回去研究缝纫机呢,这两天都是拿陆承的训练服当睡衣的,她迫不及待的想做睡衣和居家服。所以和木匠媳妇没聊一会儿,就结束了。

“等急了吧?”林轻轻走向陆承。

“不急。”陆承道,“你明天来换粮食?”

林轻轻道:“是啊,反正票不少,我找些木匠家需要的,我们又不需要的来换,这样家里的粮食也能少买一点。”

听到她说我们两个字,他心情莫名的好:“明天我要开始训练了,不能陪你来了。”

“我有自行车呢。”林轻轻根本不在意。“对了,你如果去训练的话,每天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陆承道:“除了特别的时候,一般都是每天六点半起床号响了,我们起床,十五分钟内要到训练场,然后八点吃早饭,早饭后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午是十二点到一点半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再到五点半,这是平常的时间。但是七月八月天气比较炎热,所以训练的时间会改,会从白天变成晚上。一般是早上六点半到十一点,晚上六点半到半夜十一点半。”

林轻轻把时间记下,吃饭的时候能配合陆承的训练时间,那就配合。不能配合的话,也要把他的饭菜留下。当然,这是基于她有空又有兴趣做饭的前提,如果她没空又没兴趣做了,大家一起吃食堂。

回到家属院,林轻轻准备午饭,陆承来回几趟搬柜子。

林轻轻刚好在洗猪大肠,陆承一回来,她就把清洗猪大肠的工作交给他了,男人力气大,洗的快。在后世,猪大肠都是清洗好的。

陆承洗猪大肠的时候,林轻轻洗冬瓜,冬瓜虽然要腌,但中午的时候可以先清炒一盘。中午林轻轻决定做三菜一汤,清炒冬瓜、红烧猪大肠、地三鲜,再来一碗蒸蛋。“陆承,你能弄到酒缸吗?就是那种用瓦缸做的,用来装酒的,我想腌制臭冬瓜,需要用这个。”如果实在没有,只能用木桶了,但是木桶效果肯定没有那个好。

陆承知道她说的是什么:“食堂有,我待会儿去拿,要几个。”

“一个够了。”二十斤冬瓜切下三斤放着炒着吃,剩下的十七斤去皮去籽之后,一个酒缸都装不满。

陆承:“好。”

陆承的猪大肠还没洗好,林轻轻的冬瓜和地三鲜就洗好了。所谓地三鲜,是指三种地里生长新鲜蔬菜炒在一起,分别是土豆、茄子、青椒。这也是她今天在菜场买青椒的原因。至于茄子,家里真是很多了,有于秀瑶拿来的,还有昨天晚上来吃饭的军嫂们拿来的。好在这种天气里,茄子很耐放。

主食是大米和番薯,这个年代大米珍贵,顿顿大米太奢侈,恰巧,大米中混合番薯这种粗粮是林轻轻喜欢的,又节约,一举两得。

瓦缸锅里烧饭,上面蒸个蛋羹。铁锅里炒菜,她先炒了地三鲜和冬瓜,炒菜的同时,让陆承从洗好的猪大肠里割了一斤下来。青椒洋葱红烧猪大肠,就怕这味道太香了。

幼儿园

今天早上,陆海词和季阳到幼儿园之后,他就拿出妈妈送给他的《海鸥》连环画看了。季阳坐在他的旁边,好兄弟俩挨着彼此,看的很认真。

突然,一道身影挡在了他们的面前。陆海词和季阳抬头,是昨天把陆海词推倒的小朋友。

小朋友名叫陈舟,手里拿着一块糖糕,他得意的看着陆海词:“你看,这是我娘给我做的糖糕,可好吃了,不给你吃。”

陆海词眨了眨眼睛,还没明白过来。不过,他听陈舟这样说,便从自己的小书包里拿出饭盒:“我妈妈今天给我做了烤土豆。”陆海词以为,对方是来比吃食的。

“切……”陈舟看了一眼陆海词饭盒子里的烤土豆,“土豆有什么好吃的?哪有糖糕好吃,糖糕又甜又软,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