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5页)

时染吃的眯上了眼睛,而壮壮也已经啊呜一大口把笋肉包子咬出个大月牙。

笋肉包子的热汤顺着嘴巴滴下来,笋肉中和肉味,却一点不喧宾夺主,香的人迷糊。

两人围着锅灶吃这种简单的美食,满足的不得了。

等到王大娘来接壮壮的时候,小胖子已经吃的眼睛都迷了。

王大娘对着时染颇有点不好意思:“我这就给他领走,真是不好意思了,小染,这臭小子吃你太多好东西了。”

时染却也不在乎,她小时候自己一个人,父母两边各自有家庭,能顾上她的不多。偶尔拖欠一两次生活费,她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那时候也是邻居们你送一点我送一点给她帮过来的。

时染感激自己当年的街坊邻居,也喜欢这样互相串门吃东西的老城气息。再说了,一个小朋友又能吃多少?大家你来我往,王大娘还经常过来给她帮忙呢。

“可别这么说,壮壮今天也帮我了,还给我院子里的榆树浇水呢!”

听到榆树,吃困了昏昏欲睡的壮壮突然来了一句:“弟弟!”

王大娘郁闷道:“什么弟弟!你哪儿来的弟弟!”

****

网络社会,什么都是一阵风。

榆钱饭的风潮一过,也没什么人过来赶热闹了。

小米和周敏吃着炒面跟时染吐槽:“说是这段时间有个网红店,主打自己动手做三明治,很多人都去跟风了。”

“……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

“这你就不懂了,自己动手的那肯定是过程重要啊。”

小米和周敏现在几乎是时染的事业粉,闻言立刻来了劲头:“小染,你做个新鲜的!行家不出手,他们还以为什么都是好东西呢!”

熟悉起来之后,小米和周敏也知道了时染现在才十八岁,当即抛弃掉小姐姐的称呼转而叫名字。

又因为觉得时染岁数太小,俩人难免带了点滤镜表现为生怕她被人欺负。

简而言之,有点类似于亲妈事业粉。

时染坐在门口喝茶:“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榆钱饭的热潮过去,蒸茼蒿时染也不做了,扣碗蒸肉更是只供应了五天就再也不见。现在时染的摊子还是只有炒面和例汤。

时染倒是不觉得怎样,冷一冷也挺好,省的跟前段时间一样。

前段时间赶热场子的太多,她跟个陀螺一样,每天累的要死。

好不容易把这股风吹过去,时染就想着稳当一段时间。

周敏和小米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落寞。

果然么,有钱人就是这么随性。

歇了几天之后就到了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订餐的人少了好几个,时染也表示理解,毕竟很多人要趁着小长假回家或者出去玩,很多人会提前请假。

时染之前倒是也想过做点清明应季食物,不过说起来清明粑,也叫青团,这东西到底是南方吃的多一些。

当然托赖于现代的物流网购,青团也不局限在一个地方。【2】

笋肉馅的,豆沙馅的,白糖馅的,还有什么肉松蛋黄,榴莲肉。

时染这时候想起来的却是小时候清明常吃的馓子。

面团搓成细条,拉几下做成栅栏一般的弯曲臂环样的条状,下油锅炸到酥脆,里面加点核桃粉或者花生粉,再加一点鸡蛋液,越嚼越香。

时染趁着订餐的人数不多,干脆的炸了一个大簸箩出来。然后用油纸袋子分装好。

当然了,中午不可能是只让人吃这个。

时染揉了面团,切成剂子擀成片,每张上面都刷了油,上锅蒸熟,就是所谓的春饼。

再快手快脚的用韭菜鸡蛋绿豆芽粉丝炒出来一大锅的炒合菜,荤菜干脆就是卤好的猪头肉,每份里面放四五片。再用里脊肉丝做出来一个偏咸口的京酱肉丝。

黄瓜切成偏细的小段,葱白切成细丝,另加一小袋时染自己调配好的特制甜面酱。

这么一摆,这份的餐点也看着像样了。

说起来,春饼本应该是立春时候吃的应季食物,不过现在也不晚。

从宋朝开始,就有所谓“春盘”一说,到了立春时节,皇帝赏赐百官吃春盘。【3】

这么一看,春饼的历史竟然也有些光辉了。

送出之前,时染给每份餐都配上了汤,春饼的酱料会比单纯吃菜要咸半分,也是为了拿饼卷着吃的时候中和口味。

至于汤……

时染想说,那必然得是棒碴粥!

春饼没有棒碴粥,那简直是西方没有耶路撒冷。

玉米粒碾成小颗粒,注意不能大,太大了就是东北的大碴子,太小了就是玉米面。就得是小颗粒,喝起来才顺口舒服。

大锅熬棒碴粥熬到中度浓稠,这时候才好入口。

一份餐里面,猪头肉几片,京酱肉丝和炒合菜各一份,酱料配菜一份,另加一小袋的馓子和一碗棒碴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