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没有皇帝,何来国家?

苏咏霖改革体制准备废除皇权的消息往外传播的同时,从中都民间到地方民间不断有人发表反对言论。

他们认为苏咏霖选择在这个时候结束皇帝的存在,改用集体领导的方式,是一件非常危险且不负责任的事情,很容易闹出乱子。

自打三皇五帝到南北两宋,乃至于苏咏霖本人前期执政的时候,那都是以皇帝的身份建立帝国来统御一切,整合一切力量,调节所有矛盾,以此来发展国家。

大家在皇帝的制度之下生活了几千年,创造了非常昌盛繁荣的经济文化,虽然也有剥削和压迫吧,但是也有盛世,也有辉煌,且这一制度的存续证明了它的生命力与合理性。

大明建国以来,苏咏霖口口声声说着改天换地,但实际上也是在做皇帝的事情,本身的身份也是皇帝,以皇帝的身份带领大明开天辟地,成就了汉唐雄风,四海咸服。

这是苏咏霖的功劳,但也是皇帝制度的功劳,因为皇帝的集权,所以才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大明帝国。

然后苏咏霖志得意满了,就要废除皇帝制度了?

这不是纯粹的不负责任吗?

没了皇帝,大家向谁效忠?大家对谁负责?大家努力的一切该向谁去展示?谁来决定大家的升迁去留?

这在往日都是苏咏霖负责的事情,大家信服苏咏霖,服从他的统治,接受他的命令,这才是大明稳定的根基,没了苏咏霖,大明稳定的根基何在?

什么叫集体领导?

说白了不就是几个人分权吗?

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交给几个人来做,这就是集体领导?这就是无聊透顶的改革?

什么中央会议民众会议,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交给一大群人来扯皮,难道就好一些?

什么民众代表会议,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让一大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泥腿子来决定,难道会好?

苏咏霖自己做皇帝的时候,有什么错?

一点错误都没有!

大明国在他的统治下强大昌盛,这有什么不好?

现在骤然搞了一个集体领导制度,大家完全不曾了解过,对这个制度没有任何信心,天下人心惶惶,大明根基动摇,万一有点什么动乱,那该如何是好?

这种声音所阐述的理由看上去挺明确的,也是有理有据的,但是内里经不起推敲,稍微想想就能发现矛盾的地方。

但是苏咏霖的政治改革的确牵扯太多,影响太大,关乎到太多人的利益,尽管以他的无上威望来强行推动,一样会引起反对声浪。

更关键的是,集体领导制度属于他个人独创,没有先例,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在这个时代,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更有人完全无视苏咏霖颁布的诏书中对皇帝和国家的区别看待,公然叫嚣道——皇帝即国家,没有皇帝,何来国家?

洪武十二年的二月和三月间,随着革新诏书的广泛传播,天下熙熙攘攘,对苏咏霖决定罢黜皇帝制度、推行集体领导制度的事情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舆论汹汹。

根据天网军散布在各地的密探的汇报,苏咏霖得知这样的声音有两个来源,一是中都和地方的民间,二是地方官场。

官场方面较好理解。

苏咏霖通过一场政治运动打压了中都内部的复辟守旧力量,使得中央朝廷内的革新力量占据了主流,所以中央朝廷推行政治改革较为顺畅,没什么阻碍。

但是地方官场上对这个事情褒贬不一,看法不一。

行省层面,大明全部行省和中直辖地区的主政者都明确发表言论,支持中都朝廷和苏咏霖的决策,拥护集体领导制度。

而到州府层面,则多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至于县级官府和县以下的复兴会乡村组织,不一样的声音更多。

当然,这其中最主要产生不同声音的原因并不是阴谋,而是担忧。

大部分地方官员和复兴会员担忧没有苏咏霖作为皇帝继续领导大明国的话,大明国会出乱子,会失去现在辉煌的成就。

他们认为这样辉煌的成就是在苏咏霖作为绝对权力者的时期达成的,也只有苏咏霖继续做绝对权力者,大明才能继续辉煌,他们才会安心。

简而言之,他们进入了舒适区后,并不太想出来,对于突然发起的政治改革,他们普遍感到惊恐不安。

他们的主要诉求是恢复原状,让苏咏霖继续做皇帝。

他们愿意服从苏咏霖的命令,绝对服从他的一切指挥,但是对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而除了这大部分人之常情的状态之外,就有那么些欲图不轨的家伙,从这场议论风波当中看到了机遇,开始浑水摸鱼,传播谣言。

谣言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都十分荒谬,以至于就算是最普通的人了不太多的字的农民都觉得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