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朕不给,你不能抢

士兵得知交子崩溃之后,军心大乱,士气大衰,对朝廷多有怨言。

此后消极避战、拒不出战者甚多,军官不能控制,面对起义军的攻击只能退避三舍,甚至遭到惨败。

遂宁府之败就是因为士兵消极避战而不得不撤退,面对起义军漏洞百出的进攻,宋军将领却只能退避三舍,不能与之接战。

而资州之败就更加严峻,弓弩手集体抗议作战,临阵发矢一次之后表示必须要得到铁钱赏赐,否则就不发第二次,前线军官目瞪口呆,应对失当,以至于宋军对资阳城的进攻遭到失败。

之后资州乞活军主动进攻宋军,宋军弓弩手直接抗议不出战,非要铁钱赏赐才出战,还有士兵把没有来得及送走的交子烧掉以示抗议。

军官眼见士兵情绪极差,也不敢强行弹压,只能退避三舍,撤出资州,暂停攻势,以至于之前的战果毁于一旦。

士兵的怨念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怨念,而是集团的怨念,就算是没有拿到交子的士兵也一样感到怨念深重,拒绝出战,以至于军官们都不敢肆意弹压,反而强烈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别说士兵了,部分军官都接到家中来信说家里面有一些交子成了废纸,家中现金流损失惨重,希望他可以搞一些钱送回来解一下燃眉之急,避免家里面出事。

军官尚且如此,士兵们怎能不慌乱呢?

所以这场军队的抗议与其说是士兵的自发抗议,倒不如说连一些军官都参与其中,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支持士兵们闹一闹,给朝廷施压,要求朝廷给钱。

为此,他们不惜放弃之前的一些战果主动撤退,让被压得很难受的起义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吴璘多年积攒的声望算是毁了一大半,对军队的影响力受到冲击,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果断来见赵不息,希望赵不息可以考虑到大局,立刻给钱安抚军队。

赵不息当然会给钱。

之前为了应对燃眉之急,他给了留守成都的军队一笔钱,很好的安抚了成都军队的军心,让他们尽力干活。

成都府的军队安抚好了,外出征战的四支军队当然也要安抚。

然而外出军队的这个威胁、勒索朝廷的态度让他很不满意。

“为国征战之余,他们烧杀抢掠,讨了多少好处走?难道不满足吗?非要朝廷给钱,为此居然用战事相威胁,现在就敢这样做,以后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地步,是不是要集体哗变,再来一次黄袍加身?!”

好家伙,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吴璘和马永康震惊地看着赵不息。

不带这样编排你家老祖宗的吧?

话一出口,赵不息自己也感觉到这样说不太妥当,于是轻咳一声缓解尴尬,开口道:“此事我知道了,给军队的赏钱是一定的,但是此风不可长,给钱的同时,必须要严惩一批带头闹事的混账东西。”

给赏钱可以。

但是只能我主动,不能你们主动。

总而言之一句话。

朕不给,你不能抢。

吴璘出身西军,知道临阵威胁将军的传统是怎么回事,但是赵不息不理解,没见过,显然也对此不认同,还非常生气,打算秋后算账。

对此,吴璘试图劝说。

他告知赵不息过去北宋西军内部的一些事情,并且把士兵临阵威胁将帅的传统后隐藏的悲情往事告诉赵不息,试图让赵不息理解一下悲催的士兵们,体谅一下他们。

但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宗室、进士,妥妥的社会精英,长期脱离群众的成长环境让赵不息缺少对来自底层民众之中的士兵们的理解与共情。

他不能理解士兵用命和尊严换钱的无奈与拿不到钱养不活家人的悲剧,他也不知道军饷和赏钱对士兵的重要意义,缺少这些共情的赵不息对于士兵的行为只有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朕不给,你们主动来抢,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造反!

“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大宋的士卒,听命令征战是最基础的!他们用命争战,难道我还会短缺他们什么吗?我会不给他们饭吃不给他们发军饷吗?他们完全不知道体谅朝廷!我费尽心力弄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给他们发钱?”

赵不息越说越是生气,甚至一度打算派人斥责军队,要军队自我反省,重新审视一下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然后再说赏赐的事情。

吴璘大惊失色,赶快劝说赵不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用人之际,就算是假装也要忍耐,等事情过去之后,秋后算账不迟。

可要是现在就开始算账的话,大宋就没有秋后了。

吴璘这话说的就很恳切,赵不息也不是傻子,思来想去,只能无奈的决定妥协,并且发府库七万贯铁钱用于犒赏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