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7章 胜捷军是不一样的

一夜酣睡之后,胜捷军士兵们的体力基本上恢复。

一顿舒坦的早餐吃完,士兵们人人神清气爽,面上洋溢着满满的朝气。

胜利的喜悦促使他们走向更加精锐善战的道路,也促使他们开始具备胜利的光荣传统。

与那帮女真正兵和官吏们完全不同。

既然休息的差不多了,苏咏霖一边安排清理河道的工作继续,一边安排军队有序返回,并且分批次把战俘们全部带回去,继续做思想工作,发动他们加入胜捷军。

这一万多壮丁苏咏霖是打算吃下最起码八成,剩下的如果实在是不愿意,他也不勉强,发给路费,允许他回家,彰显仁义风范。

这样的军队就算不加入,他们也会牢牢记住,记住曾经有这样一支不劫掠不杀良善平民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点苏咏霖可以保证。

岳家军已经不复存在的当下,并没有可以在与民众相处的关系程度上超过他的军队存在。

因为这个时代的军规军纪很不一样。

苏定光收藏了很多兵书,所以苏咏霖南宋时读过非常多的兵书,但是他发现没有一本兵书上讲述过军队应该保护民众相关的内容。

唯一有所相关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岳家军曾经的口号。

事实上几乎所有古代军队就算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也会在战时和非战时出现大规模的劫掠、杀戮良善等行为。

而更加可悲的是,王朝军队的劫掠行为在大部分时候都被视作王朝军队的潜在福利,王朝并不会实际制止这样的行为。

因为古代所谓军纪严明,其标准是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并不包括对普通民众的亲和。

几乎不会有王朝和将军要求自己的军队对民众亲和。

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贪婪残暴却军纪严明的军队屡见不鲜。

残暴的兽性和严明的军纪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同时存在于一支古代军队身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社会民众不管是在王朝更迭的乱世之中,还是在和平年代永远也不会停止的剿匪、局部战争之中,都会成为参战军队的天然猎物。

不管是本国军队还是外国军队。

地方的资源和当地百姓的财富成为双方军队争夺的焦点,既然如此,胜利者自然有权力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

更别说在那种层层压迫的严密体系之下,对于长官来说,适当地让基层士兵宣泄自己心中不满的情绪也是治军的一个套路。

自己所有的当然不能奉献出去,就只好让战场附近的百姓“奉献”一下了。

军队主帅不会约束军队,行政官僚当然也没有那个胆子。

于是不管战争胜利还是失败,对于战地的平民百姓来说,双方的军队都是吃人的野兽,无关乎双方军队的国别,平民百姓从来没有自己人或者“子弟兵”的意识。

对于头一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在军规军纪中加入不准掳掠当地百姓内容的岳飞来说,他的死,或许也有这一层面的原因。

胜捷军从建军之初就在军规军纪里加入相关内容。

胜捷军所谓的军纪严明和这个时代其余军队所谓的军纪严明,并不是一回事。

正因为如此,苏咏霖有信心,可以让那些战俘们心甘情愿的加入他,而不是被迫被裹挟着加入。

军务安排妥当,苏咏霖自己决定停留在这边继续稳定秩序,做收尾工作,并且为全军殿后。

当然,就算是这个时候也不能休息,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苏咏霖定下来的规矩。

每一次战斗结束之后,不管胜利还是失败,只要大家没死光,只要还能再战,就要开会商讨这一战的得与失,并且将之记录下来,作为胜捷军一路走来的见证。

将来如果真的可以成大事,这份记录一定要完整地保留下去,流传下去,让后人都知道胜捷军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创造新世界是多么的不容易。

眼下就是会议召开的时候。

战争所得之前已经差不多统计完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反思这一战还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改进。

骑兵的不足,训练的不足等等,已经是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必须要长时间投入,所以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而有些事情却显得有些特殊。

“士兵对飞火枪提出了不少异议,他们认为飞火枪并不是那么好用的武器,有些时候挺恼人的,所以很多士兵都不太喜欢使用飞火枪,觉得还不如干脆的长枪来的痛快。”

林景春提交了自己接到的关于士兵对飞火枪的建议和看法。

苏咏霖对此相当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