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四界十五(第3/4页)

建几个试验大棚不需要这么多地,剩下的卢子钰就准备规划养些家畜。

她对白县令道,“既然全县杂项税我都包了,百姓们家里养少量鸡鸭牲畜应无妨了吧?到时候有的多,这些家畜我也要的,”

白县令有些不好意思,“早就通知下去了,也不是我愿意这样,都是没办法啊。”

卢知州是不伸手要银子,可其他人还是要打点的,要不然日子更不好过了。

卢子钰也不是怪白县令,有时候政策确实能改变一个地方的经济面貌。

菌菇还在陆陆续续收购,如今不是后世人口爆炸的状态,原始林子不少,只要愿意深入寻找,总能找到一些野生菌菇,特别是雨后。

卢子钰的大棚建了起来,工人也到位了,签了契约,邓大通也给卢子钰找到了管理的人,然后她就和招聘过来的农人商量如何种植菌菇。

各种菌菇需要的培养基也不相同,还得去野外寻找菌丝移植,这是个从零开始的产业。

卢子钰也不求培养基上全能长出密密麻麻的菌菇来,目前只要能长出来就行。

除了大棚外其他地方就养了一些本地特色家畜,比如那些黑山羊还有鸡鸭等等。

卢子琅正在知州衙门和那些老狐狸老油条周旋,卢子钰在抚县扎根了。

别看她工作开展的顺利,要不是有弟弟在上头镇着,卢子钰也不能这么快就打开局面,白县令就不会信她,当地百姓更不会鸟她,什么加工作坊这些弄不好还会招来混子捣乱。

现在这些一概都没有,卢子钰出去人人都尊称一声,“大公子。”

一年后,菌菇培养已经有了眉目,抚县连同官道的主路也修了一下,这样一来卢子钰的商队也不至于总在泥泞中跋涉。

卢子钰承诺的抚县百姓多吃一斤盐的诺言也基本兑现了。

白县令看着辖区人口数量都要热泪盈眶,这一年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夭亡,到底下降了不少,百姓也还在饿肚子,不过从饿死边缘挣扎出来了!

年前卢子钰也终于回到了知州府,卢子琅看着黑瘦的姐姐很心疼,卢子钰眼睛却闪闪发亮,“值得,现在抚县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以后,只要上头不加苛捐杂税,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些改变都在卢子钰的眼皮底下发生,只要给百姓指一条能走的路,他们就会用勤劳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她感触很深。

连过来汇报一年政绩的白县令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现在那点杂项税他也不放在眼里了,在抚县干了这么多年,总算看见了曙光!

卢子琅也大大表扬了白县令,这让其他县令跟着侧目。

公事忙完,有的人离开了,还有三个县令围住了白县令,他们那里也是同出一脉的穷,也有心想改变些什么。

白县令倒是不担心他们把卢子钰拉走,毕竟他那里卢大公子已经创下了基业,还有地,眼看菌菇买卖很不错,他是怎么也不会抛弃抚县的。

白县令热情的把这三个同僚邀请过去看看抚县的现状。

回来后三个县令有些恍惚,也不回去了,直接去找了卢子琅。

一年前卢大公子的提议还在眼前,可他们有顾虑没有答应,谁知道被白县令捡了个便宜,不行,他们也得迎头赶上!

卢子钰暂时没答应,说是过了年再说。

还别说,过年那些繁琐的事有何馨接手,卢子钰就轻松多了,何馨对这位大伯的感觉也还好,除了成亲那时候大伯有些不着调,这一年她基本上也见不到大伯的面。

只知道大伯在抚县忙着。

离过年还很早的时候,大伯就送来很多好东西,吃喝穿戴都有,何家也送了年礼过来,但何馨也得回礼,卢子钰送来的东西特别适合送礼,都是各类干货和本地特色家禽家畜。

何馨还问过卢子琅,“大伯不是说要用我们京城的店铺吗?怎么就没消息了?”

卢子琅笑道,“暂时用不着,这些菌菇干货在杭州就卖光了,你这里收到的还是大,大哥特意留的,要不然都没了。”

何馨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可见生意很好。”

卢子琅倒是叹息一声,“要说利润,还不如大哥在杭州的产业,但是,大哥是为了我,为了这里的百姓在奔波,我颇觉得愧疚呢。”

何馨给丈夫递了一杯茶,顿了下道,“你既然这样说,那有一件事我得提醒你,原本这事我不该多嘴,只是家里也没个长辈,我就只能逾越一下了,大伯既然一心为了你,那他的亲事你可替他想过?”

卢子琅目瞪口呆。

何馨嗔道,“你呀,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平时大哥大哥挂在嘴上,这终身大事你倒是浑然不觉了!”

强忍着没说卢子琅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自己有了妻子就算了,也不管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