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朱标也没料到的事(第4/6页)

赵老先生大笑。

两个老头子向劳动改造营的军官请了假,回了一趟北京城。

他们还没进城门,王亮的那盆花就输给赵老先生了——城门口排着长长一队推着小推车的百姓,小推车上的箩筐中都是稻谷小麦。

如果不是士兵们正在努力劝说百姓们把粮食运回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官府运粮或者征粮呢。

王亮站在城门口,看着这壮观的情形,半晌无语。

赵老先生笑道:“看吧,我说对了。”

王亮沉默了半晌,声音颤抖道:“这就是民心?”

赵老先生笑得更响亮了:“老百姓是知恩的。”

王亮尖锐道:“如果知省不想让老百姓送粮食给他,又为何要在报纸上说这件事?”

赵老先生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个我来解释吧!”

王亮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回过头,看到知省朱标的亲爹朱国瑞正笑着站在他身后,看着长长的百姓运粮队。

朱国瑞偶尔会来找王亮聊天,学习元代朝堂的一些运作。所以作为王亮同时的赵老先生也认识“朱大商人”朱国瑞。

“朱老大人,你亲自来劝说百姓回去?”赵老先生好奇道。

朱元璋连连摆手:“老先生叫我国瑞就好。”

赵老先生笑道:“你是知省的父亲,我还是叫你朱老大人更好。”

朱元璋无奈:“行,唉,你们这些儒生太在乎这些礼仪称呼。”

王亮避过朱元璋的抱怨不谈,问道:“朱老大人知道原因?”

朱元璋笑着点头:“标儿说,就算他不说,当百姓知道最初大军出征东北只是假动作,其实大军是先去了草原,然后才去东北后,都能猜到北直隶的粮仓估计要空了。他们恐怕正惶惶不安呢。所以与其让恐慌蔓延,不如自己把事情挑明。”

王亮疑惑:“这样难道百姓就不会害怕了?”

朱元璋道:“还是会害怕,但至少知道情况如何,自己可能付出什么。不过标儿用诙谐的图画和诗文让这件事变得……嗯,有趣。百姓的紧张情绪就会少许多。他们会相信,这一切都在知省的控制下。”

王亮若有所思:“当初打草原的时候,北直隶的粮仓就空了。但很短的时间内,知省就能筹来钱粮,燕王和曹国公班师回朝后才会立刻出征。哪怕现在粮仓又空了,百姓可能会相信,知省仍旧有办法。”

朱元璋点头:“的确如此。”

他看着那排成一长列,一直不肯离开的百姓:“标儿可能想到会有人献粮。嗯,以我对标儿了解,这应该是他的目的之一。只是他的目标是城中和其他地方眼馋与高丽、倭岛海上生意的富商。他大概也没料到,自己已经积攒了这么多民心。”

王亮仔细一思索,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这次跟随朱标出海的四个富商都赚得盆满钵满,全天下消息灵通的富商都等着朱标这个财神爷再次出手。

这时候朱标透露出北直隶再次缺粮的消息,那些富商得到这个信号,立刻就会积极地动起来。

朱标将“北直隶粮仓空了”这么可怕的事写成了诙谐不正经的故事,甚至将他自己都变成了“丑角”,不仅打消了百姓心中的恐慌,也让这则“征粮”变得温情了许多。

那些商人看到这则故事,估计送粮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只是……

一个农夫正在和士兵据理力争——这一点在王亮眼中非常诡异。一个普通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居然敢和佩戴着腰刀的士兵据理力争。

“知省被欺负得那么惨,那么可怜,我送点粮食给知省怎么了!我家里有足够吃到明年丰收的粮!”

“什么?知省知道再出海赚一次?出海多危险啊!”

他身后一妇人也不住帮衬。

“对啊,知省别出海,遇到风浪怎么办?”

“唉,你别拦了,我们主动献的,一边去一边去。”

士兵手足无措,脸苦得像是吃了一斤黄连。

别的军队都是抢粮抢得痛苦,他们这群兵却劝百姓别主动献粮,劝得辛苦。

王亮眼中的光芒晦暗不定:“朱知省会收吗?”

朱元璋道:“不会。如果这次白收了百姓的粮食,打开了这条口子,恐怕之后就会有官吏用这个借口敛财。”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嘲讽又冷血的笑容:“他们会说,这是百姓主动送来的。标儿这里有民心,他们管理下的地方难道没有吗?很快,各地官员都会有百姓主动献来的东西,以表明自己当官当得好。”

元朝老官王亮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攀比,邀功。”

朱元璋点头:“对,攀比,邀功。标儿来了。”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朱标骑着马从城门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大喇叭,使劲喊着,让百姓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