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太湖之上伪鸿门宴(第6/6页)

施耳没认出来季仁寿的时候,还以为季仁寿是李善长呢!

“他也只是误以为自己主公收到了侮辱,情急之下出来辩驳,也不算失礼。”朱升打圆场,“主辱臣死,他只是有血性了一些。山甫不用太生气。”

季仁寿懒懒道:“主辱臣死,老夫也如此。不过是一下属,无礼驳斥老夫之主公,老夫也应当反驳。”

朱升道:“不过是误会,不要扰了主公雅性。”

朱升对施耳拱手:“我主公只是直性子之人,不懂文人那些弯弯道道,你不必想太多。”

施耳震惊完之后,话已经被朱升和季仁寿说完,将此事定性在他想多了上。

张士诚觉得有些丢脸,斥责施耳退下。

施耳默默退下,死死盯着季仁寿的脸。

季仁寿给了施耳一个轻飘飘的“你看什么看”的眼神,仿佛将施耳的眼神当成了挑衅,与施耳并不熟。

施耳有点心梗。

他怎么也想不到,朱元璋那个离经叛道之人,为何会得了最重礼的师弟的青睐?!

难道朱元璋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优点吗?

施耳在心底过了一遍朱元璋的优点,然后郁闷地发现,朱元璋纵然有许多不好,但目前朱元璋是最有可能称帝的人,或许这一个优点,就已经能抵过所有缺点了吧。

这场宴会在施耳的打岔下,张士诚炫耀不下去了。

因为经过施耳解读,即使朱元璋声称自己没有这个意思,但张士诚也忍不住把朱元璋之后说的每一句话往阴阳怪气的方面解读。

他越解读越生气,偏偏又不好发作,因为朱元璋表面上说的都是好话。

接下来的宴会,张士诚食不知味,歌舞看到一半便草草结束,让朱元璋快滚。

张士诚如此无礼,朱元璋居然也不生气。

朱元璋十分大度抱拳告别,脸上还是那十分爽朗、但怎么看都带着点嘲讽意味的笑容,看得张士诚更加火大。

朱元璋回到自己船上,船队没有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地退出了太湖,沿着长江溯流而上,返回应天。

回到平江城后,张士诚越想越气,忍不住把施耳召来骂了一顿,数落施耳在宴会上让他丢脸。

施耳默默承受张士诚的怒骂,漠然发现,自己心中居然并没有委屈和愤怒。

他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心中对张士诚的敬仰之情,早已经在张士诚无数次的拒绝纳谏中磨没了。

他原来早就想走了,只是没看清楚自己的内心。

施耳回到平江城后,先装病淡出张士诚的视线,然后借赡养老母,离开了张士诚。

张士诚并没有挽留施耳。

在他看来,或许施耳已经老了,已经不需要他挽留了。

罗本见张士诚如此绝情,也离开了张士诚。

张士诚更没有在意。因为罗本的名声早就因为劝他不仁慈而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