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这是个什么操作(六)。(第8/12页)

嗯,再气人就要出人命了。不是他被打死,就是底下人被气死。

突然严肃起来。

“同学们……朋友们……”

“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这个教训!”

“遇事,三省吾身,多听、多想、少说。”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永远不要被人当傻子一样愚弄!”

说到这儿,在所有人怔怔地注视与迷茫下,齐磊深吸口气,“好了,我的发言完了!”

把话筒交出去,正襟危坐。

“……”

“……”

“……”

廖凡义、庞清方,还有张路臣,也怔怔地看着齐磊,就像看一个傻子。

三个老学究就搞不明白了:

为什么啊?

不是,你图啊?

这是个什么操作!?

他要公布【神经病儿】的真实身份,这一点,大伙儿是不拦着的。

可是,你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这样近乎侮辱的手段去公布吧?

这不有病吗?

就为了显摆一下子?就为了爽了?为了说教?

“为什么啊?”

廖凡义等不急了,“没这个必要吧?”

却是齐磊嘿嘿一笑,说出一句让廖凡义猛然惊醒的话。

“您现在可以做问卷了!您再看看,以后再遇到这种信息有偏差的误传,这5000人重蹈覆辙的几率有多大?”

“!!!!”

廖凡义一惊,眼神变幻,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大叫,“快!!马上问卷!现在做!”

他想看结果。

于是,统计组马上现场发卷,进行统计。

等到问卷拿回来,廖凡义,还有齐磊等人,已经在四楼的会议室了。

此时,常兰芳那些专家也在,看廖凡义他们跟疯魔了一样,都很好奇,“怎么了,这是?”

廖凡义也不说话,埋头在一堆问卷之中,难以自拔。

而且,他等不到准确的数据出炉了,采取抽样的方式,要马上拿到结果。

然后……

然后,廖凡义就懵了。

他抽了几十份问卷做了比对,结果,问卷上关于“以后再遇到类似热点问题,你是声援弱势方,还是……”

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保持理性,等待官方的公正处理!!!”

而问卷中,所有类似问题的答案,都是正面的!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不会对此类热点再去进行不理智的冲动操作。

“怎么回事?”

廖凡义瞪圆了眼珠子。

而张路臣则是一把抢过问卷,自己又进行了一遍抽样,结果和廖凡义一样。

茫然抬头,“你……你打破了一个【刻板印象】!怎么做到的!?”

刻板印象不是不能被打破,而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打破,这和其它的心理学概念不太相同。

本来就是潜意识的简化思维,说白了,一个人,你可以让他就某个具体事件认识到错误。但是,下次除非事件模版与上次一模一样,他才会自动带入上一次的思维,主动纠正认知。

如若不然,下次再有类似因果的事情,他依旧会套入刻板印象的简单思维。

所以,齐磊这是真正的摧毁三观。

把一个人的观念打破重立,哪有那么简单?

当然,张路臣不是问齐磊他是怎么操作的,操作方法都是明摆着的。

他把所有人都激怒了,甚至刻意让他们感觉到羞辱。

是的,就是羞辱!

羞辱到,这辈子都不可能忘了今天这个大雷。

一想到齐磊,就会想到神经病儿。想到神经病儿,就想到自己有多蠢,被他耍的团团转。

这会形成一种应激反应,再遇到这种事儿,只要脑子不进水,就得稳一稳,避免自己再次陷入愚蠢的尴尬境地。

类似于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张路臣问的不是这个,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他问的是,齐磊到底利用了哪些学术原理。

“你摧毁了一个刻板印象,你是怎么办到的!?”

此时,齐磊笑了,“张伯伯,别急。”

想了想道:“我没有摧毁一个【刻板印象】,摧毁一个潜意识里的观念太难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一个人试图说服另外一个人。”

“我只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刻板印象】,把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挡在了后面。”

“……”

“……”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是一滞。

尤其是那些搞心理学的,搞传播学的,瞪着眼珠子,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

“建立……”

“对!”齐磊点头,“摧毁一个【刻板印象】很难,但是,建立一个【刻板印象】却相对容易。”

“这个【刻板印象】就是:再遇到类似问题,别让自己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