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个爹的奋斗(第2/4页)

可是,老药厂已经停产十多年了啊!一千多工人和技术骨干下岗了十几年,有的在家待业,如果开工都愿意回来。

而有的,尤其是那些有真本事的,早就各谋出路了。

对此,唐成刚也有准备,已经和省内外的几个中医药大学、研究所搭上了线,明年会到各个院校去招聘一批新生力量,来填补药厂人力不足的问题。

也和省内外的几个研究所,有交流合作的意向。

唐成刚还是有魄力了,在人才的问题上,他是准备好花大力气的。

但是,唐爸再怎么想办法,也还是差了点意思。

因为药厂最核心的几个老技术员,他弄不回来了,那是招多少新人也无法弥补的损失。

那几个老人儿可以称之为药厂的镇厂之宝,不是远走外地,就是自己开起了中医诊所,想再请回来,真的是难上加难。

本来唐成刚和吴连山已经放弃了,请不回来就请不回来吧。

却没想到,在这件事上,老实胆小的齐国君却是硬气了一回。而且,硬气的让那老哥俩瞠目结舌。

……

“必须得请回来啊!”

齐国君在那几个老技术员的问题上,态度异常坚决。

“否则,咱这药厂就算弄起来,也干不大!”

产品是要更新换代的,老唐的塑料厂为啥就不干了?正是小石头一语中的,切在了痛处。

塑料厂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失去产品竞争力。

那现在药厂不是同样的问题吗?指望那几张老药方子能挺多久?想做得好,不还是要推陈出新?甚至那几张老方子也要不断的改良,紧跟时代的步伐。

而药厂那几个核心的技术员,真的不是当下年轻的专家什么的能比的。

……

中医药熬的就是年头儿,别看那几个老家伙现在都七老八十了,可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

而且,那可是五六十年代,还年轻的时候就成名的大牛人啊!

不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就是出身中药世家,本事大了去了。

后世都说中医药不灵了,其实不是不灵,而是真正的牛人越来越少。

而那几个老家伙,就是真真正正的深不可测,更是护肝片、胃康灵那几种产品创始团队。

说是镇厂之宝都是轻的,可着全国找,也是没一个就少一个。

对于齐国君的坚持,吴连山有些犹豫。他当然也主张能请回来最好,可是请不回来咋办?

“要不,到省城找几个年轻一点的能人?多花点钱呗!”

齐国君一听,摇头道:“比不了的。”

想了想,咬牙道:“不行我去请!挨个去求,说什么也得把人求回来!”

齐国君别的不行,就是有那股劲儿。

唐成刚和吴连山一听也不再坚持了,那就让老齐去请请看吧,但也没抱多大希望。

唐成刚还道:“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别怕花钱!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肯回来,哪怕就当个特邀技术员,给咱们把把关,提提意见也行。”

他还是怕齐国君小家子气,舍不得花钱。

殊不知,搞生产的发起狠来,他这个搞销售的也有点招架不住。

还真让齐国君弄回来两个,只不过……

年薪:60万,外加后续股份,把唐吴两人的下巴没惊掉了。

……

请回来的那俩老爷子都七十多岁了,一个在尚北下面的乡镇,一个在尚北市内,都是开中医诊所的。

而且,名声在外,生意很好。

可是,生意再好也架住不齐国君一年就给60万的开价啊!

更架不住他天天就长在诊所里一样,软磨硬泡。

老头儿实在是拿齐国君没办法,你说你也四五十岁的人了,怎么就……

最后只好答应下来。

其实,钱不钱的,这两老爷子还真不太在意,只是说明了新药厂老板的诚意,看到了重建药厂的决心。

更重要的,还是两个老爷子对药厂是有感情的。

当年,就是他们几个建国之初的大学生和中医世家弟子,从南方被国家安排到了东北建设大后方。

啃着馒头,就着白菜汤,窝在一间集体宿舍里,你一言我一语的,推出了药厂的几种招牌药。

说句托大的话,要是没有他们几个,也就没有现在的尚北药厂。

后来,又都在尚北扎了根安了家,对药厂的感情,一般人理解不了。

有一个叫邹远驰的的老爷子,退下来的时候是药厂副厂长,他甚至能把药厂一千多个职工的名字都记下来。也盼着药厂能起死回生,给那一千多职工一个交代。

要知道,当年药厂逐渐没落,工人们几乎没得到什么补偿。从开始的拖发工资,停发奖金,到无薪休假,再到千把块钱就买断了工龄,从此自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