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殿试(第2/5页)

太优秀的人总是遭人嫉妒,顾驰并没有受到这些谣言的影响。

他要是有这个能力,让几位主考官都包庇自己,那也不用辛辛苦苦读这么多年书了。

再者出来这件事,最恐慌的倒不是他,而是几位阅卷的主考官,出现这样的谣言,不就是暗指他们有问题吗?

有这几位在上面顶着,顾驰并不担心,用不着他出手。

为了自保,这几人自愿辞去官职,以正清白,还特意找到上京城小报的小编,花了不少笔墨,将顾驰从小到大所有的荣誉和事迹写出来。

什么生着重病一边喝药、一边读书;别的小孩子在玩泥巴,他在干农活,嘴里还背着书,时刻手不离书;懂事又有礼貌,全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孩子;没钱买笔墨,就用清水练字,经年累月,练字的墙壁都掉了一层颜色,笔头秃了还不舍得扔,凑合着继续用;没钱买书,就一本本的抄书;重情重义、和夫人青梅竹马,立志要为河省正名等等。

将顾驰塑造成一个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坚强不屈、悲惨却不断强大自己的形象。

不仅如此,各大酒楼说书的,也开始为顾驰说好话。

反正一夜之间,顾驰的形象就反转了,大婶、大爷们听着顾驰的事迹,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这个孩子这么惨,多不容易啊!这些黑心肝的还敢造谣,看不起贫家子,就是和他们老百姓作对。

顾驰看到小报上的内容,这说得真的是自己吗?别人他不知道,村里张婆子挺不喜欢自己的,他真的不是人见人爱的孩子啊!

竟然还有不少国子监的学子,跑到顾驰家里,向他道歉。

顾驰这么惨,笔头用秃了还舍不得扔掉,却从来不卖惨,当初他们那么欺负顾驰,可真是太没良心了。

一个送给他一根笔,一个送给他一锭墨,反正送啥的都有,“顾驰,我们向你道歉,你小时候没有用过的东西,我们都给你补上。”

顾驰苦笑不得,“我没有那么惨,爹娘对我都挺好的,好吃好喝的,都给了我这个小儿子。用清水练字,一方面是有省钱的打算,但另一方也是为了锻炼臂力,我对自己的生活挺满意的。”

两三岁时,别的孩子在玩泥巴,他也在玩泥巴啊!笔头秃了舍不得扔的绝对不是他,要一堆破烂的东西干吗?忆苦思甜吗?他真的没有这个特殊的癖好。

听到顾驰这样说,那群人更愧疚了,顾驰过的是这样的生活,竟然还觉得很幸福,没有一丝抱怨,乐观的对待每一天,这样的人不考第一,谁能考第一啊!

有他们这群人,谁敢质疑顾驰一句话,他们就会上前反驳回去,没过多久,有关顾驰的谣言很快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上京城的百姓们,可太喜欢顾驰这个孩子,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家的熊孩子,纷纷看好他在殿试中继续考第一名。

就这么,不知不觉间,顾驰获得了一批老母亲般的关爱和支持!

文正帝自然也听到这些流言,几个主考官愿意摘去乌纱帽自证清白,被他拦住了。

这几个主考官是文正帝亲自点名的,人品行事他的信得过,最重要的,从确定人选、到出题、到最后的批阅试卷,他们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不与外人有往来,吃饭、睡觉都有衙役监管,即便是一只鸟,想有飞进来都不太容易,更何况是包庇作弊。

这种流言说高明,一点都不高明,稍微懂得会试流程的人,都不会相信。要说不高明吧,最容易扰乱舆论,百姓被牵着鼻子走。

文正帝派人详查,务必要抓出背后传播谣言的那人,这人真是没安好心。会试三年一次,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被他这么胡乱一搞,差一点就影响了会试的威信,如若得逞了,大家伙对选出来的人才如何信服?会试的存在还有必要吗?

不过经过这么一遭,文正帝倒是对顾驰挺满意的,谣言传的那么激烈,也没有扒出来什么黑点,说明这个学子本身行得端、坐的正,不仅学问好,人品德行都值得信赖,这才是朝廷所需要的官员啊!

他召来温元之,“你的学生最近风头正盛,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温元之行过礼,“臣的学生,随了老臣,陛下英明,自是不会相信那些惑众的流言。”

这话说的挺狂,文正帝笑了笑,“若是顾驰殿试表现的不如预期,爱卿又当如何?”

温元之老神在在,语气坚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这孩子不会让老臣失望的。”

他选出来的学生,能是一般人吗?

文正帝修长的丹凤眼含着笑意,“那朕就等着看他的表现!”

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那可是一丝都马虎不得,就连纸墨都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