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5/7页)

于是,她就介绍刘香和高开泰认识,让高开泰给他们收,要什么样的鸡鸭鹅,要哪种规格重量和年限的,他试着干了两天,发现能给采购科省很多事,刘香就同意了。

反正他开着拖拉机,十里八村走街串巷,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他都去问,每天也能收个几百只,可不就正好是肉联厂的量吗?

这种东西本来各个村的价格也不一样,他拿去肉联厂还能再赚个差价,一来一回就是二十多块,比以前卖菜那是强太多了!

高三羊现在对卫孟喜,那是比亲闺女还亲,小卫说的话,就是没道理他也要听的,上次高家族里一位叔公做寿,他直接把卫孟喜带上,当场就介绍给村里所有人。

那也是卫孟喜第一次感受到宗族的奇妙,在外界的认知里,他们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是民风彪悍,但真正走近了会发现,他们的团结和热情,是菜花沟村民没有的。

谁家要是有啥困难,只要吱一声,族里都会捐钱捐物出力,这种行为不是强制性的,全靠自觉,也不是家家都一定要达到某个量化指标,高三羊鼓励量力而为,有钱的多出点钱,有力的多出力,帮着族人过了这道坎,以后自己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种更有人情味的村子,卫孟喜觉得能在旁边看着都羡慕,谁知道也有被强行拉进去的一天?

高开泰都不敢看她,烫头发后的小卫妹子太漂亮了!

他只是红着脸,眼睛看向别处,“我……我就不喝了,妹子你哪天要有空的话,我爸让你来一趟,他说有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能让他专门跑一趟传话的,可能是真有事,卫孟喜记在心里,想着明天就能去。

晚饭卫孟喜做的是卫家宴八大菜,孟舅舅吃得眼眶都红了,夸她有卫家伯父遗风。

这位卫家伯父就是卫衡的亲爹,卫孟喜的爷爷,曾经也是石兰省有名的大厨,民国期间中央政府派驻到石兰省的总都督,一位姓龙的大官,最喜欢的就是卫伯父做的卫家菜,可惜后来这位都督逃亡港城,卫伯父拒绝了他的邀请,继续留在龙国,没几年也病死了。

“卫伯父当年是一方名厨,我也是跟着你父亲才有幸吃过两次,终身难忘。”

卫孟喜没见过爷爷长啥样,因为他曾经为龙总督做过饭,这在六几年的时候也成了原罪,父亲没少被波及。

“舅舅您就是会夸我,我这胡乱学的,哪有卫家菜精髓。”

“要是能早日拿回菜谱就好了。”

“啥是菜铺?卖菜的铺子吗?”

舅公被逗得哈哈大笑,老人家嘛就喜欢子孙满堂,尤其是像卫东这样虎兮兮的,他一介文人还就喜欢这样的,大概是人都比较稀罕自己没有的特质吧。

晚上,卫东闹着要跟舅公睡,卫孟喜见老人家也喜欢,就没反对,嘱咐他不能乱动,不能蹬到舅公,这就是家里没个嫡亲长辈啊,好容易来一个孩子们都稀罕得不得了。

要是父亲还活着,也一定会招孩子们喜欢,他总是笑眯眯的,让人如沐春风,比陆广全还温柔,也比陆广全会说话。

这边,知道陆广全最终选择了青桦的本硕连读,孟舅舅很满意,他才不会说他生怕这小子就按照第一志愿去了矿大,不是说矿大不是好学校,而是跟青桦这种顶级学府比起来,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卫孟喜这一晚,睡得无比安心,就像父亲在自己身边一样。

第二天,孟舅舅被放暑假的孩子们拉着去附近玩耍,卫孟喜先去市区把定做好的材料拉回来,又请了工人来按照她的图纸改造卤肉生产车间。

说是车间,其实也不是很规范,条件有限,只能先暂时把窝棚两间屋加一个小院子分隔成清洗、切制、卤制和储存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用透明的玻璃房隔开,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操作,然后又重新改造了污水排放的沟渠。

当然,现在本钱有限,她只能先从草台班子做起,以后有钱了肯定是要继续加大投入的,做到真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

刚把任务分派下去,回到家准备歇一会儿就做饭,忽然刘利民小跑着来敲门,“卫嫂子不好了!”

卫孟喜刚喝进去的水还含在嘴里。

刘利民还是很沉稳的,一般不会咋咋呼呼,能让他惊慌失措的,一定是真的出事了。“什么事,你说。”

“咱们的肉坏了!”

肉坏了?

“你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来,我听着。”

原来,今天刘利民起床的时候,像往常一样先去锅里看看肉,半夜他起来翻身和加煤的时候能看见,肉还是好好的,今早出锅装筐的时候他还尝了一下,也是好的。

按照卫孟喜的安排,每一锅肉出锅前都要尝一下,还得私底下留一点样品备查,万一出问题的话也能留点证据,就是送出去的货,也要核对好几遍,确保对方签字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