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佛系年代23(第2/2页)

饲料厂的工作技术要求不高,郁一佛和其他人培训了一周就逐渐上手到了工位上,男同志分配的工位是重力气活,女同志分配的工位是轻力气活。

没办法,饲料的生产流程就是这样,几乎没有不费力气的,生产中间要投料结尾要装货,她和同宿舍的孙娟就都被分到了生产前期的粉碎位,给制作饲料的豆粕菜粕这些进行粉碎。

刚开始当然会手酸脚酸,但她干过农活,也不觉得多累,适应几天就好了。

饲料厂一个月四天假,平均下来一星期一天,很多家远的工人会把假期攒在一起一次性在家多待几天,郁一佛离家不算特别远,然而来回路上很费时间,她也会攒个两天假才回家一趟,能在家多待些时候。

因为她的放假时间不定,杨全上高中又是住校的,所以这两个月来也没有见过他,只是偶然听杨队长说他现在学习很努力,回家除了吃饭就是学习,杨队长媳妇都怕他学成了呆子。

今年上半年收割完一季水稻,到了要种二季水稻的时候杨队长从公社那领来了一个叫做“杂交水稻”的稻种,听说这种杂交水稻产量很高,有的省份种植了这种水稻以后水稻产量翻了两个番,家家户户顿顿吃白米饭都吃不完。

杨队长把公社书记告诉他的杂交水稻的优点跟全村人讲了一遍,讲的全村人羡慕的不得了,要是他们能种这种水稻,那不是再也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了!

激动伴随着怀疑,有人不太相信能有产量这么高的水稻,就算是啥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又咋样,那以前不是还说哪哪亩产五千斤八千斤的么,最后呢,都是虚报的假的!

杨队长不管这些,他把公社给他的稻种按照土地面积分给全村人,该传达的他都传达了,他也没法强迫所有人都听他的。

不管别人,他作为队长肯定是要支持公社的每一个决定,他家分的稻种他全部都种了下去,这些稻种看上去也不是差的,就算不像公社说的一样产量高,只要不太低就行。

郁为家有些犹豫,他家一亩稻田占了家里粮食的大头,万一种坏了就倒霉了。

郁一佛劝他种,稻种不够的话还可以问不想种的人家买一些,她们这里只是个小地方,国家都这么仔细的宣传这种杂交水稻,每一个小乡村都顾及到了,她觉得不像是唬人的。

郁为家本来也不坚定,她一劝他就决定了,种吧,他们应该相信国家。

杂交水稻起初刚种下田地时和他们以前种的水稻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绿油油的像草一样的青苗,直到水稻抽穗,这种新的杂交水稻才显现出不同来。

杂交水稻的稻穗比普通水稻的丰满很多,每一根稻穗上都长了满满的稻粒,可以想见水稻成熟后的样子,重重的稻粒一定会把稻穗都压弯来,和稻粒的稀疏的那些普通水稻形成鲜明对比。

郁为家摸到那满满的稻穗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做对了,还好他没有自作主张。

杂交水稻生长的如火如荼时,郁一佛也正式在工厂附近的夜校报上了名。

她在厂里工作时就和一些上夜校的工人交流了很多,对夜校有了大概的了解,想上夜校光报名是不行的,报名的工人太多,夜校接纳不了那么多学生,也要进行筛选,筛选的内容就是考试。

考试是她擅长的,而且听其他工人说不是很难,毕竟夜校就是为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开设,很多工人学历不高,能进工厂有的是因为机缘巧合,有的是因为接长辈的班,如果难度太高就不符合开办夜校的初心了。

郁一佛一直在学习的路上没有停止过,她不担心自己考试会考不过,报名前到开学测验的时间都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没有被打乱过。

惊讶的是,当初同时进厂的孙娟因为和她在一个宿舍,看着她每天学习,被她的学习氛围感染也决定去上夜校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