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古代对照组(第2/2页)

建明帝认真思考下来,发现老六还真会这样做。

见陛下面色犹疑,淑贵妃又接着叹息道,“也是臣妾宠坏了他,想着他年幼时受的苦,就总不忍心逆了他的意。老六好不容易有个合心意的媳妇,臣妾也只有欢喜高兴的份。”

淑贵妃最后这苦情牌一打,更是戳中了建明帝的软肋。不仅丝毫不会觉得老六叛逆不懂事,反而还怜惜起了淑贵妃的慈母心肠,母亲爱幼儿,便是多纵容一些也不算什么。

最后一句话,建明帝显然也是听了进去,叹道,“那就不给老六纳新人了吧。”

反正老六还年轻,且顺了他的意吧。

待陛下走后,淑贵妃身边的心腹嬷嬷上前替她按捏着肩膀,“六皇子妃能有您这样的婆婆,可是她天大的福气了。”

没有了新人进府,六皇子妃的地位还不是稳稳当当的。

淑贵妃笑了笑,语气淡然道,“早前本宫看不上她家世低,配不上老六,但现在看,倒是真的称了老六的心意。”

不说老六是否真的有碍子嗣,老六对她的上心程度就不一般。

淑贵妃原也以为那道折子,是老六故意为媳妇表功,给她增添美名。但颜昭几次进宫请安,提到朝廷上议论的水泥之事,也并非一窍不通,反倒言之有物。

老六以往便对一些奇巧淫技之物感兴趣,这倒是与他说得来,难怪老六喜欢她。

这也解了淑贵妃心中的一些疑惑,而且平心而论,这个儿媳或许脑子单纯了些,但与其相处起来倒也简单,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这每次来给她请安,是不是真心实意,她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哪还看不出来呢。

以后看在老六的面子上,多护着她一些就是了。

*

秋季过后,天气渐渐冷了,颜昭越发不爱动弹,就喜欢窝在府里,日子过得也不无聊,永宁就经常出宫来府上玩,顺带的还有七皇子。在她的带领下,还喜欢上了川蜀厨子做的各色火锅还有水煮鱼辣子鸡等菜肴。

冬天必吃的当然是火锅了。

每天准备的锅子里不但有上好的牛羊鹿肉,还有新鲜爽口的绿色时蔬。说起来还是颜昭第一次参观自家府里的花房,管事还说道,花房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都有鲜花绽放。

本是讨好之语,现在谁不知道在这府里只有讨得了皇子妃的欢心,才真正能出得了头。

但颜昭脑子清奇,一下子就想着种花不如种菜,这不就是现代的温室大棚么。具体操作原理自然找司徒昼问了一下,他又从皇庄上拨了些人手,立马就拔了那些珍贵漂亮的花花草草,换上试种一些蔬菜瓜果。

不说这其中耗费的成本,但颜昭的确成功地在古代的冬日吃上了新鲜蔬菜,还给宫里的陛下和淑贵妃送去了不少。

后来听说淑贵妃还帮她吹了一波孝顺名声。

转眼间就到了年底,

朝野内外早就听说过可能分封诸皇子的风声,但没想到陛下那么干脆利落地在腊月二十六那日下了圣旨,封大皇子为齐王,三皇子为魏王,四皇子为豫王,五皇子为赵王,六皇子为楚王,七皇子为安王。

六王并立,堪称大手笔。

连犯错禁足中的五皇子,还有年岁尚小的七皇子也没有落下,同时这也是建明帝表明了不打算立太子的态度。

但依旧有不少人想在这次封王旨意中,试图揣测陛下的心意。

比如六皇子,也就是楚王的老丈人,还被封了一个永安伯的爵位,这份偏爱实在不要太明显。

这其实是建明帝对老六献上水泥那份功劳的补偿。既然不纳家世高贵的侧妃增加势力,那就再提一提六皇子妃娘家好了。也是颜家除了颜父实在没什么人了,建明帝大笔一挥干脆赏了个爵位下去。

颜父和萧明锦正准备着送到京城的年礼,还添加了不少苏州特产。结果圣旨一下来,自己平白得了个爵位,女儿也成了楚王妃。

颜父也没被这个大馅饼砸昏了头,不喜反忧。

六皇子不但封王,还颇得陛下看重,以后的前程肯定差不到哪去,但怕就怕太好了,女儿这个王妃的位置只会更引人觊觎。颜父哪怕不懂后宅阴私之事,也知道什么叫做利欲熏心。一个没什么家世背景依靠的王妃,在那些野心家眼中便是块肥肉。

颜父更觉得自己得努力加把劲,好帮上女儿。

正如司徒昼猜想的一样,颜父早就绝了过继嗣子的心思,一心只为女儿着想。

身在王府的颜昭则是清点着这些时日又厚实了几分的库房,不禁感叹道,陛下这么大手笔地实封王爵,一下子封了六个亲王,这京中的人家少不得大出血,光是贺礼,就得送六份,连还未出宫开府的安王也不能忘。

看来这没点家底,京官还真是不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