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5页)

“你来看这几具尸首,不是背后伤就是侧面伤,而且剑都未出鞘,显见是连还手都来不及就遭偷袭而死。”常宁离开这六七具尸首旁,往左走几步,指着地上,“再看这两具尸首,虽是正面受创,但堪堪拔剑至一半,手肘都不及伸直,且死前神情惊愕难言——显然是看见‘自己人’骤然发难的缘故。”

蔡昭同意:“要一时间杀掉八名守崖弟子,内贼恐怕不止一个。”

常宁点点头,“迅速杀掉守崖弟子后,内贼立刻打开链箱仓,发动机括箱,将铁链射至对岸——想必当时风云顶已为贼人控制。然而这玄铁机括箱一旦发动,就会发出震天巨响,于是惊动了不远处的巡守弟子……”

“发动机括箱时声音有那么大?”蔡昭疑惑。

常宁:“你也将万水千山崖想的太简单了。两百年来,魔教费尽周折都无法攻上崖来,青阙宗自有过人之处。”

“从崖边到暮微宫处处关卡哨所,还有弟子来回巡逻。一处受袭,立刻发出哨声示警,然后各处来援。”他指着地上那名拔剑一半就死去的弟子,脖子上果然挂有一枚银哨。

“就算守崖弟子不及吹哨就被暗算,机括箱发动时的巨响惊天动地,七八里内都能听见,各队巡守弟子只要不是聋子,一样能吹哨示警,然后整个宗门就都知道了。 ”

蔡昭忍不住把小手贴那冰冷的玄铁机括箱上,露出敬畏的神情。

转念一想,她忽道,“不对。就算各处弟子闻讯赶来,这个时候机括箱也已经发动,贼人已经上来了啊。”

常宁笑了下:“你从风云顶到万水千山崖,在铁索上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蔡昭一怔,想起那晃晃悠悠的铁索,还有刺耳的铁板刮擦声,“我们一家四口是坐马车来的,费了不少功夫。不过若是施展轻功,想必能快不少吧。”

“在铁索上寻常行走,约小半个时辰,若是轻功飞跃,能快一半。”常宁飞快道,“机括发动,发出巨响,一刻后贼人上崖——可是这会儿功夫,宗门弟子也已经赶到了。”

“况且一刻之内可以上崖的也只有第一波人,就算七根铁索齐开,一气上来七位高手,可若来支援的弟子远远多于他们,只需腾出一两人,就可以打开机括箱中的锁扣。铁索立刻断开,铁索上的人就会全部落入深渊。”

蔡昭细细一想,还真是如此,“还有,他们若要施展轻功的话,彼此之间就不能离的太近。铁索那么晃,人挤人的很容易掉下去。”

她举一反三的估算起来,“最先赶到的巡守弟子恰好碰上第一波上崖的魔教贼人,贼人武艺高强,宗门弟子不敌。然而后续的宗门子弟陆续赶到…少说…”

她看向地上乱七八糟的脚印,“少说也有四五十人。”青阙宗习惯七人编组,崖边周围巡守的至少七八组人。

“魔教贼人大约上来二十来个。”常宁也估算了下时间。

蔡昭继续,“宗门子弟越来越多,魔教贼人寡不敌众,而且这时候机括箱的锁扣已被打开,后面的魔教贼人也上不来了。他们并不恋战,而是发力杀伤数名宗门子弟后,脱身往北面去了。”

以单人战力而论,魔教贼人的武功显然比宗门子弟强,拦是拦这些人不住的,于是大家一面派人吹响号角向阖宗示警,一面紧紧追了上去。

“应该就是如此。”常宁道。

“可是那又如何?”蔡昭看向常宁,“我们推算这么多,就算全是对的,那又如何。”——还不赶紧驰援暮微宫,你丫个死毒疮脸。

常宁似乎看出了女孩的焦急:“那么问题来了。魔教大费周折,只为了将二十多人送上青阙宗么?这二十多人能做什么。上百宗门弟子一拥而上,踩也将他们踩死了。”

蔡昭也懵了,这她怎么知道。

她头痛的四处乱看,忽然指着地上一具尸首道,“你说这人是受内贼暗算而死的?”

常宁一怔,答是,又问为何。

蔡昭惊愕道:“这,这是太初观的剑法啊。”

常宁大吃一惊,低头去看——只见这人从左胸被刺入长剑,然后从右后背贯穿而出,一击毙命,“你确定么?”

蔡昭用力点头,指着这人的左胸道,“不信你撕开他的衣裳看看,剑尖刺入皮肉之处是不是有个半旋的伤痕。”

常宁撕开死尸的胸口处衣裳,果然如此。

蔡昭道:“这是太初观紫阳剑法第十三式‘回窗望月’,是第三代太初观掌门逍遥子所创的得意招数。姑姑跟我说过的,出剑时先矮身一半,然后从下往上刺敌要害,因为要发力向上,是以刺入皮肉时须得旋转剑柄,才会留下这么个弯弯的剑痕。”

常宁低头再看,死尸颈上的银哨边还隐隐留有唾液的痕迹,“这名弟子见同门被害,于是先咬住银哨再拔剑,打算一面吹哨一面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