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3页)

她道:“陛下前几日颁的旨意中,令诚王随军前往澜州镇乱,似乎不大妥当,诚王他……不适宜参军啊。”

太后坐直了些,关切道:“诚王病了?”

嘉太妃愣住,“……没有啊。”

“那是伤着了?莫非缺胳膊断腿了?那可不成,怎么不进宫请太医去,就算腿断了,说不定也能接回去。”

“……诚王身体无恙。”

太后长长“喔”了声,疑惑般,“既然身体无事,怎么就不适宜参军了?陛下这可是器重他,若能立下军功,回来也好升个官儿。不能光凭着皇亲的身份拿俸禄,说出去也叫人非议不是。”

嘉太妃装不懂,太后同样如此,就比谁先沉不住气。

说了好些话都不通之后,嘉太妃急得抹眼泪,“哪儿是因这些,太后也知道,先皇祖驾崩时我才十七,若不是怀了诚王,简直想跟着先皇祖一起去了。我一手拉扯他长大,也没个人陪伴,这孩子就是我的心肝肉,哪舍得他远离长安随军去甚么澜州。军功都是其次,就希望他平平安安的。诚王是先皇祖最小的儿子,当初怀他时,先皇祖就对他喜爱得不得了,他老人家如果尚在人世,定也舍不得啊。”

竟都搬出先皇祖了,崔太后冷笑,“皇祖以武治天下,骑射功夫好的儿孙都能多得他一分喜爱。临驾崩前,家父说他老人家还在念着踏平突厥,怎么到太妃嘴里,竟成了个只知保平安的畏缩之辈?仗着如今你辈分高,就敢随意诋毁皇祖了?”

这句话和当初她教训南音赵敛冬时何其相似,嘉太妃一时分辨不出是凑巧还是有意,愣了愣道:“太后严重了,万不敢有这想法,只是我进宫时年纪小,对皇祖以前的事不大清楚,所以……但怀诚王的时候,皇祖确实说过希望这孩子平安顺遂一世的话,不正是这意思么?太后虽然没有亲生的子女,但也算看着陛下长大,难道竟不懂为娘疼惜儿女的心?”

一侧的女官忙垂首,嘉太妃可真是往炮口上撞,哪壶不开提哪壶,竟敢说太后没有子女的事。

果然,崔太后怒火更盛,“都疼惜儿女,谁来保家卫国?先帝、陛下哪个不曾提枪上马驰骋沙场?莫非他们就是没人疼爱?上平侯世子在八岁时就能说出精忠报国四字,枉你贵为皇祖太妃,竟不如一介稚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何惧哉!那些军营里的小兵一个个都是十几二十岁大,尚且不畏生死,你却只知让诚王干领俸禄,受人耻笑。诚王有你这样的娘,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作者有话说:

我爽了,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