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3页)

慕怀林瞬间看去,诧异的神情好像在说:难道不是?

“原来,慕家长辈也不曾把其中缘由告诉您。”温子望停顿了会儿,像在斟酌语言,“先帝朝时,有段时间户部混乱,掌户部的尚书迟迟未定,便由两位郎中主事。那两位胆子极大,到处用朝廷的银子放利,任各家借用,直到新尚书到职,发现此事后大发雷霆,理出名单来要呈给先帝,惊得长安城各家人人自危,急忙凑银子还钱。这事,您可还记得?”

慕怀林当然记得,那阵子许多同窗愁眉苦脸,说是自家要大难临头,他当时还庆幸自己家里没那么糊涂,借公家的钱花用。温子望这么说,难道是……

果然,身侧的青年点了点头,“当时慕家欠的银子,都是温家给的,不然渡不过这一劫。”

慕怀林狠狠吃了一惊,又不敢相信,“口说无凭,叫我如何信你?”

“您当然可以不信。”温子望语气轻淡,“反正不过是利益之交,后来温家也凭慕家的势,一举夺得了皇商的资格,才能有如今的门庭,清算下来,也算不上谁对谁有恩,所谓的恩情只是说给外人听的借口而已。”

“长辈都是为了家族考量,估计不想到处宣扬此事。不过,您不知道,您的兄长定是清楚的,您自可修书一封去问,且看那位承不承认这事实。”

他敢这样说,慕怀林就知道八成是真的,已经信了大半,仍沉默着。

“我说这些话,也不是为了让姑父愧疚,觉得这些年错待了姑母和南音。只是想让姑父知道,温家不欠您,南音更不欠您,她不该受这样的罪。既然慕家不在意她,就让她回温家去,那里有许多人都想对她好。”

当年的婚事是温子望的祖父拍板决定的,连祖母都不知内情,就连温子望,也是在开始当家后才被父亲告知了这些。

父亲一直对只能看着妹妹远嫁长安的事心怀愧疚,觉得家里用她的婚事换取了利益,后来听说南音也被欺负至此,终于忍不住,叫他来接人了。

“若我说……”慕怀林喉结滚动,“我也知这些年错待了你姑母和南音,想弥补她呢?”

他底气有些不足,没了之前的严词厉色,“温家想对她好,我自然是赞同的。但相比起来,长安还是比扬州好太多,天子脚下,最是繁华热闹的地方,天下才杰也都汇在此地,无论哪方面都是扬州比不得的。你们要接她去扬州不打紧,住几个月也不成问题,但决不能超过半年,更不能定她的亲事。”

作者有话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嘛

不过有利益,也会有真心,要看到可爱的人

亲亲女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