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4页)

“听到了。”

“记住没?”

“记住了。”

“那最好。”萧晏翻身躺下,“否则我咬你。”

叶照侧过身去,一低头便靠上他胸膛,足趾一勾,男人便将她抱实了。

“那你以后有事便说,不许憋着。”叶照的气息喷在萧晏心口。

萧晏便用心回她,听你的。

月向西落,晨曦初露。

这一夜,两人难得好眠,在梦中看见彼此。

日光高起,叶照更衣理妆,道是想去看看阿姐。

萧晏瞧她面上有了些血色,颔首道,“七日一轮的会诊日到了,切完脉再去。”

回头又传召钟如航陪着同往。

叶照看着他,半晌道,“殿下,不若去同陛下服个软吧。天家父子是父子,亦是君臣。”

“服软就得休了你。”萧晏通过铜镜看叶照,“你是不是压根就不想待在王府,如此正合你心意。”

叶照说不过他,索性闭口不言。

萧晏面色冷下来,“想想小叶子。”

“好了,妾身不说还不成吗。”叶照不能想小叶子。

日子一日日过去,距离慕小小行刑还有九日。

当初在大理寺作证的人,作完证签字后,除了作为从犯的李素被关押了起来,其他人都隐入人海,彻底没了踪迹。

萧晏清楚,这些都是霍氏的死士,若所料不错大抵已经被霍靖重新送走,自然不得踪影。

眼见时日紧迫,萧旸手中那套伪证的进程推进的并不顺畅。

八月二十五,距离行刑还有五天,萧晏同萧旸商议,兵行险召,私下求穆兰堂,提出一计。

劫狱。

穆兰堂凭多年直觉,自是相信慕小小受冤。但慕小小如此重犯,霍家花了这般大的力气,

想必就是为了等人劫狱,岂非自投罗网。

萧晏道,不劫她。

穆兰堂终于领会其意,再三思量之下,点头同意。

当夜,大理寺中,有人破开重重官兵看守,救走刺杀霍亭安的从犯李素。

李素被救出后,长街之上才要叩谢,那黑衣人道一声“自求多福,莫同他人一般白做亡魂”,便纵身离去。

李素脑中一转,有些领悟过来。这是在说同他一道作证的人都死了?还是再挑拨关系?

他一时来不及多想,只往城外逃命而去。

至此,萧晏的暗子则一路跟踪。

二十六,二十七,接连过去。

距离慕小小行刑越来越近,仅剩三日,尚无结果。

而洛阳城中关于叶照的流言也越来越多,日益渐盛。

因着慕小小当日在大理寺亲口承认出身勾栏,如此自然也联系在叶照身上。更有人将去

岁楚王妃生辰宴上荀茂之事再度拿处来谈论。话头已然颠倒,成了叶照专门引诱之。

更是遗憾,矜贵无双的秦王殿下被折在如此女子手中。

而高门间论的更多的,还是天子和秦王的关系,据闻数日前勤政殿争执之后,陛下再未宣其入宫,秦王亦不曾前往请安。天家父子的关系因一个女子降到冰点。

叶照从被暗里蔑视出身低贱,到如今明晃晃就有人直说她是妖女祸水。

再联想她那张脸,可不就是标准的祸国殃民吗?

叶照身在府中,这些话自然传不到她耳中。但萧晏的属臣,府中的侍者,多少有为萧晏抱不平深感不值的。

如此,总有那么一两句话瓣落在叶照耳中。

她听话不去理会,只一心养好身子,然到底心中歉疚,却也不知从何入手。

这日已是八月二十八,晌午时分依旧没有暗子的消息。

却意外迎来一尊大佛。

竟是皇后凤驾入了秦王府。

萧晏自领叶照接驾。

皇后一改往日慈和,纵是萧晏近身扶过,亦是嫌弃地推开他,搭了叶照的手上座。

“母后亲来,不知所谓何事?”萧晏侍奉在侧。

皇后睨他一眼,“本宫是白养你了,怎么,你同陛下父子闹别扭,便是后宫的安也不请了?”

萧晏闻言,一颗心放下,又提起。

皇后最是厌烦晨昏定省,自不会为这同她计较。

那又是为何而来?

皇后也不看他,只执着叶照的手道,“原也不该本宫来。凤驾临他府邸请他,也不怕折煞了他!”

“母亲何事请儿臣!”

“本宫只与你王妃说话。”皇后看也不想看他,终又忍不住看向他,“你给本宫坐下,人高马大地晃在眼前,委实烦人。”

萧晏从命坐下。

皇后轻叹了一声,“七郎啊,你同你父皇这般僵着不是办法。阿照是实心的孩子,母后也不忌讳直言了。”

“你这般僵着,你总是吃不了亏。然受伤害的便是阿照,还有你母妃。”

“母妃怎么了?”萧晏蹙眉。

“你还好意思问你母妃怎么了?但凡她起得来身,今日便该是她来劝。”皇后顿了顿,见萧晏转瞬变化的脸色,安抚道,“眼下无碍了,左右是心焦气急,养养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