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5页)

大理寺卿顶着压力开口:“双方就先陈述吧……”他刚说完又开始犯难了,要从哪一方说起呢?

他看向嘉佑帝,嘉佑帝道:“太子妃先说。”

太子妃仔细回忆:“昨日午时,王世子和薛县主去探望我和殿下,我就被人袭击,等我醒来时就听见喊杀声,殿下被三皇子一剑穿胸。”她说完又哭了起来。

大理寺卿转头问王晏之:“王世子当时是什么情况?”

王晏之道:“我当时和如意去看望太子,碰巧被刺客袭击,太子和我拼死把人击杀。从刺客口中得知是三皇子殿下派他们过来的。”

三皇子立刻吼道:“你胡说什么,本王先前哪有派什么刺客?”

嘉佑帝蹙眉:“你闭嘴!”

三皇子不服气,他凭什么闭嘴。

但他必须闭嘴。

王晏之眼眶泛红,继续道:“我担心还有刺客,就劝太子随我一起下山,太子说他做错了事,皇上让他守皇陵他绝不离开半步。让我下山去通知金将军护卫一二,我去给金吾卫送信后实在不放心又转身去了皇宫,恳请皇上过来看看。”

“太子殿下性子温润,决计没有可能谋反的,反倒是三皇子殿下有什么证据证明太子谋反?不会是怕太子复位,想除而后快吧?”

萧贵妃喝道:“王世子,这话怎么能乱说?”

嘉佑帝:“你闭嘴!”

萧贵妃照样不服气:“皇上未免太偏心。”

嘉佑帝沉着脸看她,萧贵妃在他不善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哼了一声偏头看向自己儿子。

大理寺卿头有些秃,询问薛如意:“王世子走后,薛县主经历了什么?”

薛如意道:“夫君下山后,太子妃一直未醒,太子同我们一起藏起来了。后来有人撞门,太子嘱咐我们先不要出去,他先出去看看。然后我就听见外面喊打喊杀,等我和太子妃出去时太子已经死了。”

太子妃、王世子和薛县主说的都能对上。当时情况紧急,他们肯定没办法对内容,若是撒谎肯定会有破绽,但是没有。

在场的人已经信的大半。

当然要是太子能活过来,肯定会一口血吐在王晏之脸上,盛赞他的演技。

大理寺卿转而问三皇子:“三皇子可有证据证明太子谋反?”

三皇子从袖带里摸出一张带血的宣纸,“这是本王在金将军身上搜出来的,上面是太子的笔迹。”陈公公连忙接过那宣纸给嘉佑帝看了一眼,然后又呈给大理寺卿。

三皇子继续道:“太子写信给金将军,让他前去接应,带他潜入皇宫逼宫。此前前御林军统领韩城曾经找到本王,说太子也写了封信给他,让他里应外合一同谋反。他觉得此事不妥,想进宫面圣,奈何没了职务没办法进宫。本王出宫时恰巧碰见他,他无奈之下把信给了本王。”说完他又从怀里摸出一封信。

陈公公立刻接过。

所有人传阅一圈,确实是太子的笔迹,连私印都有。

做得如此周密,看来是有备而来。

太子妃连连摇头,哭着反驳:“殿下去皇陵时根本没带私印,那私印现在还在太子府,皇上不信可以派人去找,就在殿下书房。”

三皇子辩驳道:“他难道不能提前写好信吗?”

薛如意插话:“那太子不能提前反吗?跑去皇陵又让人去接,他又不傻。”

萧贵妃:“你闭嘴!”

陆皇后盯着萧贵妃:“你才闭嘴!”

嘉佑帝:“你们两个都闭嘴。”

王晏之接话:“书信都可以伪造,臣现在就能照着太子笔迹写出十封这样的信来,私印也可以伪造,如意就能雕出一模一样的。”

三皇子:“那陇西之案,太子岂不冤枉。”陆相和太子就是因为书信定罪的。

王晏之反问:“三皇子的意思是陇西之案太子被陷害?”

三皇子:这话不能接,陇西的案子是他捶的,接了不是他在陷害。

三皇子发现太子斗嘴从来不是他对手,而他跟王晏之这阴险小人斗嘴根本纯粹是找虐。

一句话能有一百个坑。

“太子都死了,你怎知这信不是他写的?”

王晏之:“太子和金将军都死了,我怎知这信一定是他们写的?”

三皇子:“…你!谬论!”

王晏之又问:“前御林军统领接到信为何会信任三皇子?三皇子接到信后为什么不直接呈给皇上,避免现在的麻烦?三皇子带的人里面有除了你府上的侍卫就是骁骑营,据我所知,骁骑营月中休沐,正好是今日。您如何能把休沐的人顷刻集齐?”所有人出入宫门都是有登记时间的。

三皇子今日是申时出宫,要在子时赶到皇陵就必须酉时出发。就一个时辰怎么可能把正在休沐的骁骑营集齐,同时衣裳兵器一样不少全带上。

那只有一种可能,是早就打好招呼,趁着今日休沐去把太子杀了。皇帝如果没去,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处理好伤口,再推说太子自缢而亡。时日久了,也没人会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