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乱天下者,居然是他!

……

蔡邕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带着马谡缓缓走进了廷尉大堂,入目所见,手持账簿的吏曹文官们忙着各就其位,准备记录接下来的审讯内容;而手持刑杖的衙役们则在忙着将战犯曹操从大牢中提出来,押入大堂接受审讯。

马谡最终还是跟过来了。他想看看枭雄的末路是什么样子的。

蔡邕拿他没办法,索性也就让这个义子同行,让他当了个贴身随行。

“孟德啊孟德,希望老夫可以救下你……”蔡邕闭着眼睛,听着大堂里这些喧闹的声音,暗暗叹了口气。

长安之败的过程已经无需赘述,曹操要负全部责任。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曹操还有没有辩解的余地——准确来说是曹操能不能找到合理的脱罪理由,为自己减轻一些罪责,进而免除一死。

只要不死,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否则,一切皆休!

不过,根据蔡邕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曹操想要减轻罪责的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后者当时是西征军最高指挥官,且因为后者的强烈要求,军中不设副将,只有一堆偏将随行,所以曹操现在就很难将全军覆没的罪责甩出去。

如何向朝廷说明这次大败乃是天意如此,而非战之罪,非主将之最,就成了此次廷审是否能脱罪的关键。

这一次惨败,汉军损失了五万精锐骑兵与整个关中地区,还有大量的钱粮、辎重,并且一无所获。

这结果惨烈到让人难以接受,文武百官对此都有相当大的非议,这也让当初力排众议,提拔曹操为征西将军的袁绍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政治困境。为了能给朝廷和天下人一个合理的交代,第一责任人必将受到最严重的惩罚。

而且后果还不止这些。如果接下来袁绍不能力挽狂澜,将西凉军击败,收复关中地区的话,大将军这个位子,他恐怕也无法继续安稳的坐下去。

这也是世家控制朝堂的弊端之一,一切唯政绩论。有政绩,别说大将军了,你住进皇宫里把先帝的妃子睡几个都没事——反正先帝已经挂了;没有政绩,你就算是四世三公出身也不好使。

想着这些事,心事重重的蔡邕走到主审官的位子缓缓坐下,翻开记录着此次战败过程的卷宗,粗略扫了一眼,闭上眼睛斟酌起来。

根据卷宗上面的描述,此次西凉军一共有十万人马,全是骑兵;而朝廷只有五万人马,八成是骑兵。

十万对五万。

双方兵力有着一倍的差距,敌众我寡,是此次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丁原八部将率八千人马临阵反水是其二;

曹操指挥失误,选择出城与西凉军野战,则是其三。

当然,因为有第一和第二个原因在,曹操此次无论出城野战与否,最终都很难守住长安城。

但守不住归守不住,却不代表一定会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曹操丢城失地的罪责比较小一些,但全军覆没的罪责太大了,大到令人头皮发麻。别说脱罪了,能保住全尸,不连累家人就算万幸。

难!

太难了。

这时候,一名青衣小吏快步走了进来。

“蔡御史,曹操带到。”

听到这句话,蔡邕回过神来,将卷宗合上,抬眼看向堂下。

马谡也缩回脑袋,揉着发酸的脖颈,默默推演起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片刻后,三十四岁的曹操带着枷锁,在衙役的押送下,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发鬓散乱,胡须分叉,明亮的双目中透着浓浓的不甘。

他上了大堂,就着枷锁微微一拱手,望着高坐于堂上的长者蔡邕,一时间唏嘘不已,不知道该说什么。

蔡邕目视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至交小友,半是无奈半是关怀地问道:“孟德,可有辩言乎?”

曹操呵呵一笑,有些赌气地说:“蔡公何必多问,一切都按照本初的意思定罪就是。今既败于贼寇,我无话可说,请速斩我头!”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操深知此次难有生路,只求不连累家小。”

“唔,那倒不至于。”

蔡邕略带愧疚地点了点头,在他的理解里,大将军袁绍让作为曹操至交好友的他来主审,一定带着某些暗示。这个暗示就是,袁绍希望曹操活下来。

于是便说道:“孟德,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你不妨辩解一二,或有生机也未可知。”

听见后面这句话,曹操嗤之以鼻。生机?怎么可能有?袁绍让蔡邕来主审摆明了是要他曹某人死啊。

不但如此,袁绍甚至还要把他的死因归咎到忠厚长者蔡邕身上。

阴险狠毒!翻脸无情!

如果这才是袁绍的真正面目,那么他鼓动何进诛杀十常侍,又鼓动何进召唤外兵进京的动机,以及十常侍每次都能“恰巧”得知何进最新动向的内幕,就值得思量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