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司马懿:气煞老夫也

听见这话,司马懿彻底绷不住了,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什么“六日疾行陈仓渭水道七百里”、什么“八百里奇袭洛阳一日抵达”,这情况能一样吗?

陈仓渭水道虽崎岖难行,但一路上基本上没有生命危险;长安距洛阳确实是八百里不假,可你坐船顺流而下怎么不说?

倘若换成他司马懿,他一日之内甚至可以从长安顺流飘到东海!

此次西征是去人生地不熟的西域,路上稍微出点状况,遇到点大风、雷暴,尘霾,三万大军就直接没了。

你以为每个人的带兵偷袭能力,都能和你这个大将军一样?

真气煞老夫也!

司马懿一口气憋在胸口,不知道该怎么反驳马谡。

而且,看情形马谡不单单是吃定了他不敢撂挑子,还吃定了他撂挑子之后,不可能再获得启用。

这让司马懿有点慌神。

自他投靠季汉以来,也确实没立什么大功,同时期的新十大虎将、以及魏延、诸葛诞等数十位将领,都立下了灭吴之功,而且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家世不比司马家差。

这让司马懿压力山大。

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深知一旦错过了这个荡平西域、捞取战功的机会,以后想更进一步不亚于登天。

虽然他此时身居车骑将军之职,但在季汉朝堂的地位,根本排不进前十。

撇开诸葛亮(还活着)和马谡不谈,在他前面还有四大内辅,夏侯氏一门五将也深得刘禅信任和马谡器重,还有手握兵权,驻守一方的十大虎将。

另外,和他平级的还有个陆逊。

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一样,说到底只是个称号将军,名义上各自统领着三千卫戎部队。实际上,卫戎部队的主要将领,大都是由夏侯氏和琅琊诸葛氏的子弟担任,属于司马懿的亲信部队不到千人。

大多时候,那些卫戎部队的将领只听命于丞相,丞相不在就听命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在就听命于刘禅,刘禅若不在……他们就自己做主了,绝不会听名义上的上司车骑将军调遣。

自始至终,司马懿对此就有着深刻的理解。

所以,只要他不想让司马家沉寂下去,这一趟西域之行,便无可推辞。

缓了几缓,司马懿终于冷静下来,脸上重新恢复稳重之色,对刘禅和马谡依次拱了拱手:“臣领旨,臣告退。”

说完这句话,司马懿也不等退朝,就提前离开了未央宫。

他得回去好好谋划一下此次出征西域的事宜了。

不然,真的有可能会饿死在半路。

大殿之上,气氛依旧凝重。

马谡转头看向陆逊,两个有着裙带关系的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陆逊施施然出列,对刘禅和马谡依次行了个礼:“臣领旨,臣告退。”

他也得回去挑选部将,统筹一下东征事宜了。

姜维和邓艾也拱手告退。

出征之事既定,马谡也就没什么事了,他微微眯着眼睛,退后半步,将舞台让给四大内辅。

大权在握而不专权,是他从诸葛亮那里学到的本事。

不同于诸葛亮早期军政财一把抓,直到后期才逐渐放开了还政于内府,只握住财权和军权,马谡干脆连财政大权都分给内府了。他觉得,只有让内府四位大臣拿到财政大权,朝堂之上才会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若是像诸葛亮那样什么都管,会累死人的。

是以,除了军权,马谡什么都可以放。

四大辅臣依次出列,向刘禅一一汇报魏蜀吴三地的各种事务,然后提名一下各地的人事考核任免、赋税征收、战后重建、流民安置等工作。

天下虽一统,但为了便于治理,魏蜀吴三地依旧是分开管理的——即蜀人治蜀,魏人治魏、吴人治吴,三地官员上面由内府官员监督,四大辅臣统筹。

这样一套类似内阁的军政体系,是马谡在诸葛亮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所提出来的,当时有效减轻了诸葛亮的劳动量。

诸葛亮见这套体系确实好用,遂略加改进,形成了两府制度,即掌管军事的外府和掌管政务的内府。

简而言之,四大辅臣是百官之首,丞相是四大辅臣之首,马谡这个大将军是所有将领之首,也是百官之首,仅比丞相低半级。

丞相不在的时候,他就可以监管朝堂。

至于皇帝刘禅,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就行。

不得不说,这种制度有效降低了皇帝昏庸的时候,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可能性。明朝那些奇葩皇帝正是在这样一套行政体系的支撑下,才不至于崩盘。

虽然最终明朝还是崩盘了,但那已经是两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

刘禅心不在焉的听着四大辅臣的汇报,需要他表态的时候,他会习惯性看一眼左首,意识到诸葛亮不在,这才看向右首。当看到马谡点头,他就会沉声说一句“准奏”;如果马谡没点头或是摇头,他就说一句“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