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卧龙冢虎,各显本事(第2/3页)

甚至,因为兵分两路的关系,在局部战场,魏军与蜀军的兵力已经达到四比一的悬殊程度。

十五万对四万。

当然,这只是兵力差。战斗力方面,优势暂时还在蜀军这一方。

诸葛亮很快就意识到了敌我兵力态势的转变,立即停止了大军推进的步伐,开始频频调动步兵驻守各地,将替换下来的骑兵再度调往前线,以保证骑兵方面的优势。

同时,诸葛亮还意识到,陇右战场,似乎正在由主战场变为副战场;而马谡所在的关中战场,正在由副战场转变为主战场。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诸葛亮有些哭笑不得,同时又感慨马谡太爱抢戏了。

也许,有才能的人都是如此爱抢风头吧。

其实,从第一次北伐开始,马谡就是这样,丝毫没有当配角的觉悟。

当时诸葛亮让马谡去街亭阻援,配合大军攻略陇右五郡,结果马谡硬生生把街亭阻援打成了主战场决胜。

后来马谡带兵奇袭陈仓,令他被迫开启第二次北伐,被迫在陈仓与曹真大战。

再之后,诸葛亮安排马谡去守略阳,抵挡张郃。结果这家伙又把略阳打成了主战场。连战连捷,一路把兵锋推到西县、建威,还策划了夺回阴平、武都二郡之事。

再后来,马谡攻略西羌时,几乎是空手去的,总共只带了九千人马;攻略凉州时,也只用了九天,就做到了诸葛亮十几万大军齐出都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

此次马谡出兵关中,局势又是如此。

本来,诸葛亮派给马谡安排五万人马的时候,还在担忧这点兵力,无法攻破关中防线,起不到牵制魏国主力的作用。

但没想到,马谡不但轻松突破斜谷和陈仓道,还拿下北原、汉兴等地,控制了整个关中近三分之一的地区。

眼看,接下来就要去围攻长安了。

在得知详细战报的第一时间,诸葛亮欣慰之余,惊讶到表情都失控了。

幼常也太能打了吧!

偶尔,诸葛亮也会回想起当日派马谡驻守街亭的一幕。

当时,在究竟派谁去防守街亭要地时,军中曾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马谡自告奋勇提议:由他亲自领兵,肩负阻援的任务。

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大多数将领的反对,甚至就连诸葛亮,当时也是疑虑参半,持不赞成的态度。

就像先帝刘备临终时交代的那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察之”,诸葛亮对马谡的智谋是放心的,但对他的统兵能力并不信任。

诸将坚持的理由是:驻守街亭这样重要的任务,就应该交给魏延或吴懿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而不是一个从来都不曾单独领过兵的参将。

甚至还有人抬出了刘备的那句评价,提醒他不可用人唯私。

诸葛亮至今都还记得,当初自己承受了多大压力,才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主将。

不曾想,这一任命,竟然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

就目前的局势来推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蜀汉一定可以全据陇右,总领关中,成强秦之基,虎视天下。

这个将来,也许就在一年之内。

想着想着,诸葛亮不自觉地湿润了眼眶,紧接着剧烈咳嗽了起来。

如果马谡如此卖力匡扶汉室,只是为了证明先帝看走了眼,那么不得不说。

他做到了……

倘若先帝刘备泉下有知,恐怕是会羞愧万分啊。

……

三日后。

关中,渭水北岸,北原城头。

马谡伫立在此,脸拉得老长,老长。

斥候传来消息,一个时辰前,司马师引兵一万入住萧关。

当然,令马谡不快的并不是没拿下萧关,萧关本来就是他故意让给司马师的。

“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司马懿现在不能死,也不会死。

即使他拿下了萧关,大概率也困不住拥有四个特殊天赋的司马懿。

所以,马谡将兵马停在北原,没有继续向外扩张。

令他不爽的,是诸葛亮把从子午谷中退出来的王平给派来了,再次任命为他的副将。

王平此刻正在路上,预计三五日内就会由斜谷抵达五丈原,赶来与他汇合。

坦白说,马谡很不喜欢王平这个人。这个人虽然老成持重,用兵谨慎。但是王平不识字啊。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将军,马谡最讨厌的就是不识字的将军。

偏将不识字也就算了,副将乃至主将不识字,很耽误事的。

另外,王平性格狭隘,固执,猜疑之心还特别的重。

总之,马谡对王平没有一丝好感。

自从上次街亭之战后,两人这几年来几乎没有再搭档过,连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