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神器在召唤我(第2/3页)

填平护城河后,就到了攻城最关键的部分,砸开城门或攀上高大厚实的城墙。只要城门出现缺口,攻方大军就可以一拥而入。

砸开城门,就需要用到重型武器。这类武器大致上可分为两种,近距离直接破坏型与远距离抛掷型。

近距离的攻城器械以攻城锥为主、远距离器械则以投石机为主。

投石机是这个时代最为常用的远距离攻城器械,它除了可以抛掷石块,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他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表面,点燃后抛向敌营,烧杀敌人。

投石机的优点是是杀伤力大,射程远,缺点是精准度不够。

往往攻方这边已经射了多轮,那边城门还完好无恙。

通常这时,就需要用到攻城锥这种近距离超重型破坏器械,用来撞击城门、城墙,以破坏城池结构,从而达到攻城胜利。

攻城锥的外形是一根巨大的圆木桩固定在四轮车上,以惯性通过桩头撞击城门。在突破第一层城门之后,士兵会一拥而上,攻击并摧毁第二道城门。

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攻城方统帅都会采用近距离重型武器与远距离抛掷型器械相结合的办法。

蒙元帝国西征欧洲、攻打基辅城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法。

他们先在城池的四周架上投石机,昼夜不停地抛射石块及燃烧物、轰击城墙,同时,攻城车上的尖锥不断撞击城门。

基辅人拼命往下射箭、扔石头,但这些常规反制手段,只能打击到一些试图攀爬云梯登城的蒙军,对扭转战局毫无帮助。最终,蒙古军依靠重武器远近结合的方法摧毁了城门,大批蒙古骑兵冲进基辅城,大杀特杀。

在世人的固有印象里,骑兵是野战之王,是不善于攻城的奔比。但有了攻城锥和大型投石机后,骑兵也就拥有了和步兵一样的攻坚能力。

这也是蒙古铁骑能够横扫欧洲的核心原因。

没有城池能够阻挡住这样的攻击。

唐攻高句丽时,也曾采用这种打法,当时唐军攻打辽东城,便先在战场上全面铺开远距离抛掷型器械。唐军的抛石车“以大木为床”,将三百斤的巨石抛向五百米外目标,威力惊人,天崩地裂。

唐军对着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轰击,高句丽守军在城墙上支起了大型木质掩体防御飞石,但是没有作用。从天而降的巨石迅速摧毁了一切。

有时,攻方为了获得居高临下的打击效果,统帅会在城外的某个制高点(如山坡上、土丘上等)安置攻城器械。

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西征,攻打“刺客大国”木剌夷国的麦门底思堡时。由于该堡垒高踞山巅、径绝攀援,矢石仰攻都打不到。

旭烈兀为了打击山上要塞,就将投石机运上山去。士兵先将投石机拆分,然后利用精巧的滑轮绞车,将这些零部件一个个的运上山,最后在山上将这些零部件组合成一个个攻城利器。

次日,旭烈兀下达进攻命令,一排排重达百斤的石块重重砸向城墙要塞,很多围墙顷刻坍塌。要塞内的守军想用强力弓弩进行反击,很快就被蒙古军射程两千五百步的弩炮压制抬不起头,迅速溃败。

如果城池附近没有制高点,那就用人力建造出一个制高点。

在马谡看来,古罗马之所以能横行地中海,建立横跨三洲的帝国,靠的就是强大的重步兵和严明的军纪,以及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军用机械:弩炮、抛石机、攻城槌、机弩等,这些神器伴随着罗马引以为傲的步兵军团,一道征服了地中海周边。

蒙元帝国同样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巨无霸帝国。

这两个帝国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即拥有无坚不摧的攻城器械。

虽然弩炮早在600年前就诞生了,但华夏大地上目前并没有弩炮这种高端神器,构造原理最接近弩炮的是诸葛连弩。

公元前399年,希腊属下的塞拉古城帮的狄俄尼索斯因面对迦太基人的强大武力威胁,制造出了一种让其他势力都黯然失色的武器——狄俄尼索斯的工匠们设计制造了战争史上第一具扭力弹簧弩炮!

这些物品里,包括弩炮在内,其实都存在于这个时代,不过却把持在各个势力手中。若无系统帮助,想要凑齐所有神器几乎不可能。

譬如说投石机,蜀国虽然也能制造出投石机,但其性能肯定没有原创者刘晔制造的精良。

更别提进阶版了。

至于连舫战舰和破发强弩,这都是公孙氏不外传的军事武器。

当然,诸葛连弩也是蜀汉独家拥有的“核武器”,处于对外“武器禁运”列表第一位。

魏、吴及周边势力,想要诸葛连弩,除了派卧底来偷,没有其他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