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勘不破(第2/3页)

夫妇二人难以开口,再三犹豫下请他帮忙救救柳云景的性命。

他们找到了救柳云景的新法子,是个玄之又玄的偏方。

民间流传着一种做法,若小孩命里有灾病,出家便可挡掉灾祸。但大户人家哪里舍得将孩子真的送去修行,于是便有了找人替少爷小姐挡灾的做法。这法子也有讲究,不是谁都能替,也要八字相合才行。

赵却寒的八字便与柳云景的相合。

都尉夫妇这些年来遍访名医,走投无路了,最终还是想到了这个没什么希望的方法。他们和赵却寒商量,只需要他在庙里待三年,时间一到便接他还俗,想要什么报酬尽管开口,柳家定会兑现。

对他而言,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出家也没什么不好的,有吃有穿有住,虽比不上柳家的日子,但比他前十二年的人生好了太多。

更何况,赵却寒与柳云景相处了几日,那个小少爷虽已是强弩之末却依旧乐观,身上的病弱与天真化成一种让人心软的气质。

他不想看到柳云景就这样死去。

赵却寒答应了,索取的报酬是三年后给他自由。

于是他住进灵东寺,出了家受了戒,得了一个敷衍的法号——慧知。

这是他在柳云景那里的第二个名字,也是最常念叨的一个。

赵却寒进了灵东寺,不论信不信佛,也专心当起了和尚。每日晨课晚课从未缺席,一天内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细读佛经了。

寺里的大小师父对他不好不坏,顾忌着他与柳家的关系,只是偶有言语苛责,并不碍事。

起初他无法知悉外面的消息,自然也不知晓那小少爷有没有好起来。

直到小半年后,柳云景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灵东寺里。身体看起来好多了,能走能跳,脸色也像个正常的孩子。

柳少爷带了一个大大的包袱,里面装了衣裳和吃食,甚至还有自己的玩具。

“我昨日才知道你根本没走,是出家了,而且还是因为我…… ”柳云景脸上带着深深的愧意,不敢抬头看他,“我跟爹娘说了,如今我已经大好,你也不必在寺里待着,可是他们不听我的。”

慧知一言不发地看着,柳云景没得到他的回应,更加慌乱了。

“我给你赔礼道歉,我天天送好吃的过来,你打我骂我都行。”小少爷终于敢抬头看他,一脸恳求,“干脆你直接偷偷离开吧,我替你撒谎,就说你往反方向逃了。”

“柳都尉没有跟你说,我是自愿的吗?”慧知毫不所动,有些冷漠,“在这里住三年,之后我就是堂堂正正的自由身了。你若让我此刻走,我便得不到自由。”

柳云景便不说话了,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灵东寺。

然而第二日还是偷偷来了,依旧带了包裹。一日复一日,长此以往,慧知半推半就地成了柳少爷的玩伴。

两个小孩之间的关系很奇怪。

一个都尉府少爷,一个替少爷挡灾的小和尚,明明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却在佛寺后院那方小小的天地里成了朋友。

赵却寒几乎无法拒绝,不是不能,而是他说不出推开柳少爷的话。

柳云景仿佛生来就是爱人的,天真得让人心软。怀着最为纯粹的善意和温暖,将他的冷硬都捂化了,以自己的率真换来他骨子里未曾示人的稚拙。

那段时日是他最开心的日子,心里的空洞终于被人填上,这肮脏的世界里终于也有了人间烟火。

或许那时候便有一颗红尘的种子埋在了他心底。

赵却寒彻底没了离开的心思,他习惯了柳云景的存在,直到快一年之后,柳家突然出事。

一道闷雷骤然在天边炸开,那声响似乎很远,却又仿佛极近,近得贴在观尘耳畔。

他猛地回神,目光落在膝下那个蒲团上。

观尘收了思绪,垂眸答道:“弟子的确勘不破,但偌大一个悬清寺,不仅需要得道高僧,还需要能让它在风雨之中也能全身而退之人。师兄师弟们皆醉心修佛,不问世事,师父心中清楚,弟子是最佳人选。”

觉明禅师沉默许久,疲惫道:“你素知我不愿悬清寺卷入朝堂太深,一心想要丢掉国寺这个称号,便以此来要挟我,是吗?”

观尘恭谨答道:“弟子不敢,只是弟子欠悬清寺太多,亦欠师父太多,甘愿为悬清寺披肝沥血,偿还恩情。”

老人放下了拐杖,呼吸声听起来如同一个破旧的风箱在鼓动。

觉明禅师这一病终究是伤了根本,老人病不得,每病一次生命的光亮便黯淡一分。

观尘不忍多看。

许久之后,他才听见师父开口:“你看着尊者像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割舍下佛缘?又真的能偿还清楚吗?”

他抬头,与尊者像对视。金刚怒目,那眼神仿佛可以洞穿世间任何东西,自然也能照见他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