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虚言相试(第2/2页)

刘磐有些回过味来了:“你说叔父不日将至……是猜到那李县君会将此事告知五族?”

刘琦正色道:“正是如此,而我们只需要看看五大家族对这个假消息会如何应对,便大概能推算出他们对父亲任荆州刺史抱何态度。”

刘磐恍然大悟:“不想你竟深思至此!”

刘琦起身走到窗边,再次确认窗外无人后,低声道:“眼下他们只知道你我入了宜城,却不知咱们在城外密林中,尚有三百族中私士,这些私士都是兄长一手操练的,本领如何?”

一说到自己带出来的兵,刘磐的脸上就流露出了得意之色。

他用力的拍着胸脯,自信道:“伯瑜,非我夸口!别看你智计远胜于某,但论及调教私士,在咱族中为兄敢称第二,便无人可为第一!”

刘琦满意的点点头。

刘磐不是那么没谱的人,他敢这么说,就说明这三百私士可用。

“兄长,一会麻烦你潜伏出城,从咱们的人中挑选些精干之士,让他们去襄阳打探五大宗族的动向,随时回报。”

刘磐站起身来:“我这便去办。”

“千万小心,莫被那县令的人跟踪了。”

“哈哈,放心,为兄好歹也是族中第一武人,宜城的些许县吏,跟某不住!”

说罢,便见刘磐迅速的开门离去了。

望着刘磐消失的背影,刘琦长吁口气。

刘磐军略上有一定才能,然其秉性却略微直率。

不是说腹黑就是好事,但从今往后,山阳刘氏将在荆州面临各种大风大浪,多点心眼还是有助于在乱世中存活的。

刘磐缺的心眼,只能靠刘琦替他长了。

……

刘磐潜伏出了宜城,前往城北的山林中去找他麾下的那些族中精壮。

同时,宜城县令李铮也是火速书信一封,命人持简牍往襄阳,去见他暗地里的金主——荆州五大宗族之一的张氏族长张方。

张方接到信后不敢怠慢,立刻请另外三大族长蔡瑁、蒯良、贝羽到其府邸一聚。

至于苏氏族长苏代,眼下人在长沙任郡守,由其弟苏焕代其出席。

五大宗族的族长见了面,各自寒暄之后,张方便将事情引入正题。

“诸君,新任的刺史掾史已至宜县,知会宜城的李县君,言刘表正奔荆州来,要在宜城落脚,诸公以为此事如何?”

张方的话音落时,其余四位族长都低头沉思。

不多时,却听贝氏族长贝羽道:“昔日刺史王睿在任时,对吾等颇友善,荆州各郡盐铁漆器的买卖,亦是咱们各家与官府同营,其可谓颇识时务……就是不知道这刘表,是否也能像是王睿一样通晓事理。”

苏氏族长苏代之弟苏焕言道:“以在下度之,怕是未必。”

几人一起看向他。

“苏公何出此言?”

苏焕慢悠悠地道:“那刘表可不是王睿那般的软弱之辈,此人在京师任北军中侯之职,监察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两千石校尉,如此重职岂庸碌之人所能任?此人若来荆楚,怕是不会任凭吾等钳制,各家在郡内的盐铁之利,怕是需还于郡内了。”

蒯氏族长蒯良道:“苏公之言,未免武断过甚吧。”

苏焕道:“非某蓄意猜度,只是这刘表乃汉室宗亲,曾历党锢之变,早年亦曾参与太学生清议,乃士人中之佼佼,算是久经风浪,当年那些党锢事中的清流,哪个不是愚固之士?依某之见,还是早做决断,勿让此等人物来荆州为妙。”

张方和贝羽听了这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蒯良问道:“不知刘表之事,是何人告知苏公的?”

苏焕道:“在下孤陋寡闻,但家兄毕竟暂代长沙郡守,颇晓朝中诸事。”

蒯良的表情不见喜怒:“那苏氏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苏焕看向蔡瑁,说道:“德珪贤弟的姑丈曾为先帝股肱,不知可否咨得刘表之底?”

五大宗族之中,蔡瑁乃是最为年轻的家主。

但正因为年轻,同时也是进取心最强的一位。

而蔡瑁的背景也深厚,和普通的豪族不太一样,倒是偏些士人流派……他的姑丈张温正如苏焕所言,昔日曾任太尉、卫尉等高职。

有进取心归有进取心,但什么事该问什么事不该问,蔡瑁还是能拿捏的清。

“承蒙诸君看重,然蔡某与姑丈平日里少有往来,雒阳诸事,当下皆为董相一手把持,恐非姑丈所能细询。”

苏焕长叹口气,道:“那便只有一个办法了……”

说罢,便见他用手指蘸水,在桌案上画了一条细细的横线。